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戰後之戰(十三),民國投機者,有時糊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糧商和黑心地主,對莊繼華將軍的舉措,我舉雙手支援。他們的行動已經不僅僅是罪惡,而是讓人神共憤……。”————《河南曰報》記者黃起山。
“….,委員長提出抗戰建國,我們抗戰建國的基礎就是,三明煮義,要實現三明煮義,更多的是靠政斧官員的身體力行,所以抗戰建國,必須要有廉潔的官員體系,如果沒有這樣的官員體系,三明煮義這本好經也會被念歪……。”———被譽為莊繼華喉舌的《渝州晚報》
……“莊文革,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渝城,一座小樓裡,一箇中將淚流滿面的伏在桌上,胳膊下壓著當天的渝州晚報,報紙上的大幅照片,正是齊家老爺被押赴刑場。
在民權,高樹勳放下手中報紙,抬頭問副官:“都安排好了嗎?”
“軍長放心,都安排好了。”副官輕聲答道。
莊繼華原計劃不停留的杞縣,整整停留了一週,這一週,杞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收租運動,在縣政斧主導,黨部、三青團、救國會和軍隊協助下,全面清查追繳地租事件,所有涉及到的地主全部被抄家,並順勢在農村建立農會,登記戶口和身份證,開始推行渝城模式除了杞縣外,李之龍在全省範圍掀起反貪汙反受賄運動,整頓軍隊紀律,這項運動隨即波及正在組建的行政系統,新到任的省主席李培基被架上了火爐。
李培基是商震的老部下,參加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一直在晉軍系統中擔任要職,後隨商震投靠蔣介石,從三十年代初即在河南任職,先後擔任過河南民政廳廳長,省政斧委員,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抗戰開始後,調任中央監察部委員,河南光復後,蔣介石考慮他在河南的影響力,委任其為河南省主席。
“這個莊上將,什麼樣的馬蜂窩都敢捅。”李培基看著手中的報告,十分頭痛,這是剛查出來的六個縣長的處理報告,最高的槍斃,最低的監禁五年。
“莊司令現在正是風頭正勁,這些沒眼色的傢伙也沒什麼可惜,死不足惜,”秘書悄聲說:“再說,現在誰都知道,動刀的是誰,誰也不能埋怨您不是。”
正是在長期在河南,李培基對河南官場非常瞭解,這些官員兩個字來形容最貼切,滑、貪。河南地處中原,從前清起,河南官員與中央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中央任何動作,河南官場都會在最短時間內反應,幾乎每個官員身後都有中央大佬的影子,長期下來,養成河南官員又皮又滑的特姓,進入民國後,河南是戰亂最多的身份,官員變換如走馬燈,所以河南貪官幾乎居全國之首。
“莊上將手段夠辣,背景夠硬,也好,整整這幫傢伙也好。”
李培基很明智的採取了明哲保身,有檔案就批,有說情的就推到莊繼華身上,打定主意讓莊繼華去衝鋒陷陣。
而戰區副司令兼河南保安司令湯恩伯則在收到蔣介石的一封電報後,再也沒有牢搔,每天只是埋頭軍事,臉色越發陰沉了。
一溜轎車捲起漫天黃色的塵土,年青的哨兵看看不遠處閒聊的首長,這些首長的灰色軍裝沒有幾個是完整的,要麼是肘部要麼是肩頭,總是有塊補疤。一隊騎兵在不遠處肅立,戰馬在春光下十分安靜,輕輕嚼著嘴裡的食物,士兵們拉著韁繩,不時撫摸下它的脖子,馬則親暱的回應。
哨兵對首長到這裡來有些不理解,這一帶的局勢並不穩定,前兩個月,兩軍之間還在激烈交火,現在大規模的交戰雖然平息,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再打起來。
黃塵越來越近,連長站到障礙前,雙手叉腰,平靜的注視著飛馳而至的車隊,旁邊傳來一聲命令,士兵們都翻身上馬,哨兵握了握手中的槍,卻沒聽到準備戰鬥的口令。
車隊在障礙前不遠停下,連長整整軍裝跑步過去,從車上下來個軍官,哨兵忍不住咪咪眼,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