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一六章 青魚蓋聶,刑徒,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教我?
丞相在信中已經說的非常明白,所謂‘田三分’,定然是指齊田子孫。只是,齊地有齊田子孫數百,大都是一方豪傑。一網打盡,非但不可能,反而會引發出更大的動盪。可是一一排查,耗費時日甚久,恐怕也不是個好法子。從速、從穩……還請諸公能夠教我,如何為之?”
從速,不難理解,無需贅言;從穩嘛,就是要儘可能在最小的範圍裡,解決此事,以免問題擴大化。
驛站客房中,除了劉闞蒯徹之外,還有叔孫通和兩個青年文士。
年長的大約在三旬左右,一襲黑袍,五官端正,頜下短鬚,透著一股子剛正之氣;年紀略小的文士,看上去則顯得有些羞澀。大約二十三四歲的模樣,面如粉玉,目若朗星,鼻直口方。
“吳先生,可有腹案?”
蒯徹並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凝視那黑鬚年長的文士。
此人就是吳辰,原本是楚國上蔡人,和李斯是同鄉。其父與李斯頗有交情,早年投奔咸陽,求學於李斯的門下,精研律法,被李斯稱之為‘商君再世’。然則因年紀的緣故,無法出仕,故而被李斯派到了李由的門下,擔任幕僚。協助李由治理三川郡,顯示出不凡的才華。
而坐在吳辰身邊的青年,則是他在三川郡結識的好友。
雒陽人,名叫賈紹。據叔孫通介紹,這賈紹也是一名策士,而且還是師從蘇氏一脈,在當地頗有名聲。雒陽蘇氏……就是那配六國印的合縱長蘇秦之後。蘇氏在秦滅東周之後,已銷聲匿跡。卻不想還留了一個門人學生。因姿容而著稱於雒陽,被吳辰讚譽為:詭辯無雙。
所以當叔孫通邀請吳辰的時候,吳辰順帶著把剛成親不久的賈紹也拉了出來。
聽劉闞求教,賈紹輕咳一聲之後道:“都尉無需擔心,齊地雖有眾多齊田族人,然則真正有影響力的,屈指可數。當年陛下將齊地豪族遷入咸陽,也就是想減輕各地王族後裔的影響力。
何公生於薛郡,對齊地的情況想必瞭解。
只需擇其影響力最大的齊田族人關注,即可清楚那‘田三分’之意。
至於那‘齊晏子’……嘿嘿,更加簡單。盯住田氏身邊的外人,想必就可以查到一些端倪。”
何公,就是叔孫通,因他名通字何,故而賈紹尊稱他做‘何公’。
蒯徹不由得一笑,“叔子如何這般篤定,那‘齊晏子’一定是外姓之人,而非田氏本姓族人?”
“若是齊田氏,何來‘晏子’之說?”
賈紹正色道:“若是齊田氏族人,只怕這讖語就要改成‘孟嘗生,田三分’了,又怎會用晏子之名?”
叔子,是賈紹的字。
劉闞在一旁輕輕點頭,笑著對蒯徹說:“蒯先生,我說過的,何公推薦的人,絕不會有差。”
蒯徹也是策士。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所以在聽聞賈紹也是策士之後,頓時生出了試探之心。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賈紹的確有真才實學。既然是有真才實學,那麼蒯徹也就放心了。
他倒是不擔心賈紹會搶了他的飯碗!
一來賈紹還年輕,一個優秀的策士,並非死讀書就可以成功,而是需要一番磨礪和經驗。蒯徹如今在劉闞門下,是首席的策士。能與他相提並論者,唯有唐厲和陳平兩個人而已。
這第二嘛,蒯徹是劉闞家臣出身。
一個家臣,和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來者,蒯徹又怎可能擔心?
叔孫通沉吟片刻,“齊地田氏族人眾多,但說到影響力大的田氏族人,卻並不多。齊王田建有一兄弟,名假。自齊滅國之後,就不知所蹤,至今未有音訊……臨淄人田儋,是名將田單之後,頗有威望。然則當年齊王請降,田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