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2章 爾為大國,而中國亦不小也,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可以減輕後勤的負擔。當年明軍在朝鮮和***軍隊作戰,同樣是朝鮮人負擔部分的錢糧的。
楊廷麟同樣有些不解,還以為張準是面皮薄,不好意思向朝鮮王室開口,就主動的說道:“都督大人,我軍為朝鮮王室抗擊韃子,流血犧牲,都在所不惜,他們應該賙濟糧草才是。下官到了朝鮮以後,一定會和朝鮮王室好好的說說,讓他們主動負責我軍的糧草。”
張準微微一笑,不以為然的說道:“兩位誤會了。我軍真的沒有必要從朝鮮獲取糧食。其實,我軍需要從朝鮮得到很多東西。不過,這些東西不包括糧食,而是木材、鐵礦石、硫磺、硝石、馬牛羊皮、動物骨灰等等。”
楊廷麟詫異的說道:“我們的糧食,可以自足嗎?”
張準朝楊裘風點點頭,讓他介紹更多的情況。
楊裘風翻出另外一份資料,娓娓的說道:“六月份,我們轄區內的冬小麥,獲得了較好的收成。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在登州、萊州、青州、濟南等四個府,總共播種冬小麥二千三百多萬畝,每畝平均產量大約二百五十斤,總產量大約五十七億斤。換算成石,大概是三千萬石。我軍透過賦稅,可以獲得大約三百八十萬石。”
楊廷麟驚愕的說道:“這個數字可靠嗎?”
楊裘風肯定的說道:“當然可靠。”
楊廷麟默然半響,才喃喃自語的說道:“朝廷大勢已去矣。”
盧象升微微嘆息一聲,同樣有點遺憾的點點頭。在這樣的亂世,是否有足夠的糧食,基本就是衡量一個勢力強弱的標準。朝廷最缺乏的就是糧食,虎賁軍最不缺乏的就是糧食,這種明顯的差異,足夠將朝廷推向萬劫不復之地了。
虎賁軍在山東一地,就生產了這麼多的糧食,的確是令人驚訝啊!這樣的時局,糧食本身就是非常強大的武器。韃子到處搶掠,搶掠的最多的,不就是糧食嗎?一旦沒有糧食,金銀財寶什麼的,全部都是廢物。金銀財寶可以當飯吃嗎?
在半年前,在北直隸,兩人都因為籌糧的問題,絞盡腦汁,最終還導致部下搶掠,鬧出很多的風波來。要是有足夠的糧食在手,他們又怎麼會如此的艱難?事實上,要是朝廷有足夠的糧食,救濟各地的災民,又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流賊?說來說去,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什麼情況都會出現。而有了充足的糧食,就有了爭霸天下的基礎。
三百八十萬石的賦稅,加上各地的存糧,足夠養活百萬人了。一個人每年最多消耗四石的糧食。事實上,虎賁軍到目前為止,總兵力還沒有超過五萬人。加上其他的官員,最多六七萬人。換言之,就是虎賁軍可以積累更多的糧食,或者是用糧食來救濟更多的災民,大大的增加轄區內的人口。
難怪張準不需要從朝鮮籌糧,實在是虎賁軍自身,就有足夠的糧食。糧食一般都很敏感,朝鮮王國自身的糧食產量,也不會很多。要是問他們要糧食,可能會引起一些牴觸情緒。但是,如果是要鐵礦石、硝石、木材之類的,朝鮮人就要大方多了。唉,這個張準,還是滿狡猾的。
張準不動聲色的說道:“隨著東昌府和兗州府的土地改革展開,估計整個山東的耕地,可以超過五千萬畝。屆時,糧食產量,還會進一步的增加。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不斷的開拓荒地,耕地面積超過六千萬畝,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盧象升的心情,頓時熱切起來。他雖然一直都在帶兵打仗,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處理文政,但是,作為一個文官,他感覺發展生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為國家積聚更多的錢糧,才是他的真正目的。當初,他擔任大名府知府的時候,最積極的事情,就是促生產,保證賦稅收入了。事實上,他的確做得不錯。
楊廷麟同樣如此。他乃是典型的文官,關注的就是內政事務。內政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