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6章 夜闌人靜思遼東(上),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各位。換言之,就是不止一位。
第一位統帥,當然是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了。
瀋陽和遼陽的相繼陷落,導致明國在遼河之東統治的崩潰,明朝的統治者們萬分驚恐。痛定思痛,經過反思,決定重新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兼兵部右侍郎,賜尚方劍,副總兵以下可先斬後奏。
也許是為了表示當初罷免熊廷弼的一絲歉意,也許為了表示對熊廷弼的絕對信任,熊廷弼離京赴任之日,天啟皇帝於城外設宴送行,京中所有要員都要陪宴,又賜一品官員服,極盡寵信之能事。
第二位統帥,就是充滿了爭議性的王化貞了。
王化貞,山東諸城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曾任戶部主事,正六品。後為右參議,分守廣寧。他以右參議分守廣寧時,最大的功績是安撫了蒙古。當然,他所謂的撫主要是用朝廷的錢實現的。當時的蒙古人,只要有錢,什麼都好說。就算是要建虜的人頭也不難,只要你拿錢來換。
薩爾滸大戰後,明朝的虛弱暴露在了天下人面前。蒙古林丹汗此時又重新燃起了成吉思汗的美夢。他也懂得廣寧城的重要,他不能容忍努爾哈赤獨霸遼東,他也想在遼東分一杯羹。因此,在薩爾滸大戰以後,林丹汗陳兵邊境,虎視眈眈。
倘若蒙古再和努爾哈赤一樣的鬧起來,明王朝的局面會更加不堪。王化貞積極開展外交,穩住了蒙古,解除了來自蒙古方面的壓力,對安定邊境起了重要作用。現在,史學家們對王化貞責之太多,在廣寧失守的問題上,他的確應承擔最主要的責任,但他在遼陽失守後的表現還是非常令人稱道的。
當大批難民湧入廣寧時,河西民眾人心慌慌,許多大戶人家攜細軟開始向關內逃亡,廣寧城大有朝不保夕之感。王化貞在此緊要關頭表現非常出色,他安置流民,籌集糧食,收集殘兵,佈置城防。
作為一名朝廷大臣,面對危局所展示出來的膽略和勇氣,對士民是極大的鼓舞,廣寧城軍民的情緒在他的影響下漸漸趨於安定。正因為如此,朝廷才將一個正六品官員破格提升為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並巡撫廣寧。
都說民無二主,軍無二帥,明朝廷在遼東設定了兩個統帥,為廣寧的戰敗,種下了禍根。這個禍根,還要從兩個官職開始說起。一個是巡撫,一個是經略。
巡撫,顧名思義就是巡察安撫。即巡行天下,撫軍安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設巡撫,但不是固定的官職。永樂十九年(1421),蹇義等26人分巡省,產生巡撫制度。巡視結束,回朝中交任,算是完成任務。宣德五年(1430),于謙、周忱等六人分撫南北寧市(原廣寧北鎮廟),北直隸等處,從此各省常設巡撫官,並漸成制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