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章 浮山所!糧食豐收!,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絕對看不到丟荒的田地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楊映菡的母親黃氏。其實,楊家的收入,足可以買米過日子,根本不需要種地了。但是,她不願意。她就是願意到地頭去幹活,每天都忙到胡天混地的。楊銳鋒結婚的那天,黃氏也就休息了半天的功夫。因為人手不夠,她還將楊敢生和楊凌雪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也抓去了。
黃氏的田地收成也不錯,平均下來,每畝三百五十斤幹稻穀是肯定有的。楊家的田地也很多,張准以前的幾十畝地,也都在這邊。全部田地加起來,也有上百畝。因此,黃氏一年的收成,也相當的不錯,三四萬斤稻穀肯定是有的,足可以裝滿楊凱德修建的小糧倉。
大概是以前餓壞了,鄉親們收成以後,除了繳稅,其他的稻穀,都全部藏起來的。本來張准以為,糧食豐收以後,肯定有很多人會賣糧的。結果,數天的時間過去了,一個賣糧的都沒有。看來大家對以前捱餓的日子實在是太深,有了糧食,寧願放在地窖或糧倉裡,也不願意拿出來賣。
整個十月份,最忙碌的,除了收割稻穀的農戶,應該就是修建糧倉的工人了。公家的糧倉需要修,私人的糧倉也要修。因為活兒多,這些工匠忙不過來,工錢也是水漲船高。以前是三十文錢一天,現在要漲到四十文了。有些急於修建糧倉的家庭,甚至開出五十文一天的高價。
同時,水泥的銷售,也是意外的火爆。鄉親們無意中發現,用水泥來修建地窖,無論是安全程度,還是防水的功能,都要比一般的材料好得多。此外,煤磚、紅磚、青磚的銷售,也被帶動起來。由於沒有足夠的石頭,這些磚頭就被用來和水泥混合在一起,成為修建地窖的主要材料。有些聰明的工匠,還發明瞭瓷磚,用來鋪設地窖的地面,據說防水的效能非常好。
總之,隨著浮山所糧食的豐收,這邊的各種生意,都被帶動起來了。除了糧食商人挨家挨戶的上門,希望收到糧食之外,其他的商販,也是挨家挨戶,販賣各色貨品。在這段時間裡,即使是浮山所最偏僻的角落,都有貨郎的叫賣聲。對於貨郎的到來,最歡喜的,自然是各家各戶的小孩了。
大人們有了足夠的糧食,對小孩的要求,自然是慷慨了很多,新衣服、新玩具都非常的暢銷。什麼麥芽糖、棒棒糖、四色乾果、柿餅、鬆糕之類的小吃,也大受歡迎。比如說,楊凱德就提前買了不少的新奇玩具,準備等孫子出世的時候,送給孫子玩。楊銳鋒才結婚一個多月,媳婦的肚子還沒有動靜呢,老人家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好像楊凱德這樣的老人,在浮山所還有很多。甚至,還能看到不少老人家,拿著小孩子的玩具,啃著小孩子才吃的零食,一個人玩的樂呵呵的。沒辦法,小的時候,沒條件,從來沒有玩過,現在老了,有條件了,要抓緊時間補回來,這才算是不枉此生。
十月二十八,浮山城水稻的收割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九成以上的水稻,都已經收割完畢。部分的水稻,已經曬乾入倉了。張準出現在浮山城的千戶官廳,聽取有關農業收成的總體報告。
和張準一樣,在過去數天的時間裡,王銘宇、劉航、劉寶玉、侯山平、楊立仁等內政管事,全部都到田頭監督收割工作去了。他們掌握的,也是第一手資料。毫無疑問,他們對於十月份的豐收,也是充滿了興奮之情的。
王銘宇興孜孜的報告說,浮山所十月份收穫稻穀的,總共是五萬畝地,平均畝產量大概是三百三十斤(都是按照曬乾以後的重量計算)左右,總產量是一千六百五十萬斤。折算成石,就是八萬七千三百多石。平均畝產在一石七以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