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抓緊時間,擴大生產,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準毫不客氣的進行了分配。
人工是首先要支付的,每人每天三十文錢,絕不拖欠。伙食費也是要支付的,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柴火的費用也是要支付的。剩下的錢,就要用來購買鐵鍋,擴大再生產了。楊家屯每家每戶都有煮海鹽的大鍋,楊銳鋒買過來就是了,不需要專門到即墨縣去買。
按照張準的設計,五十口鐵鍋是最基本的生產規模。以後,隨著私鹽收購量的增加,還要增加更多的鐵鍋。五十口鐵鍋通宵工作,每天可以提純一千斤左右的精鹽,銷售出去以後,獲得的金錢大約是一百五十五兩銀子,扣除購買粗鹽,購買木柴,支付人工等各種費用,每天的純利潤,還有一百二十兩銀子左右。
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千六百兩銀子的利潤。一年下來,就是四萬多兩的銀子。要是提純的精鹽更多,這個利潤還將繼續增加。要是整個楊家屯都動員起來,一百五十口大鍋同時開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難度很大。根本原因,是沒有那麼多的海鹽。整個浮山所,每天出產的海鹽,都不過是兩千斤左右。這個產量是很難提高的,原始的煮鹽法,產量太低了。
“每個月……三千六百兩銀子……這是真的嗎?”
楊映菡喃喃自語的說道。
除了張準之外,楊家的每個人,都無法相信這個數字。
他們以前忙死忙活,每天不過是掙十幾文錢而已,一個月下來也只有三四百文錢。可是現在,他們居然每個月可以賺三千多兩白銀。這是白銀啊,白花花的白銀啊,每兩白銀相當於一千個銅錢呢!一時間,大家都覺得這是在做夢。
三千多兩銀子啊!
那是什麼概念?
一畝最好的水田,也不過是賣十兩銀子而已!
一個健康的少男少女,賣身為奴,價格也不過是二三十兩銀子而已!
看到楊家人的表情,張準忍不住笑了,說道:“咱們是窮怕了,沒見過錢。我告訴你們,天下有錢人多的是啊!有些富商,尤其是江南的某些富商,每年的收入就是上百萬兩銀子。三千多兩銀子算什麼啊?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楊銳鋒使勁的嚥了咽口水。
上百萬兩銀子!
楊家人的確是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銀子,最終一致決定,以後所有的金錢,還是交給張準來支配。聽張準的口氣,好像對三千多兩銀子,不怎麼放在眼裡似的,楊家人實在是沒有這樣的氣魄。楊銳鋒拿到銀子以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挖個深深的地窖,將銀子埋藏起來。
張準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沒辦法,只好將這個重任接下來。
錢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放的。有了錢,就要充分的利用起來,發揮每一兩銀子的作用。
不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管理每一分的錢財。對於財務管理,只能是提供一個大概的思路,在大的方面進行控制。細節方面,還是需要別人來打理的。他每天翻閱一下賬目,有個基本的認識就差不多了。
嗯,負責記賬的,首選自然是楊映菡了。在和她的交往中,張準發現,她居然懂得一些字。這在大明朝的窮苦女性當中,是比較罕見的。一問之下,原來是跟黃氏學的。並且,她還懂得基本的算術,同樣是黃氏教的。
張準不得不對黃氏刮目相看,原來家裡最不起眼的那個人,才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在軍戶家庭,有女子能夠認字,還懂得算術,實在是太難得了。
楊凱德樂呵呵的笑道:“小丫他娘是上過堂學的,那時候她家的家境還好,後來沒錢,才不上了。”
黃氏顯得很不好意思,卻又滿懷希望。她以前都是乾的勞苦活,根本不需要認字,不需要算數,本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完了,沒想到,居然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