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 資源整合,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只有幾十個人,每個人都要負責許許多多的事務,但是這一套行政機構,還是慢慢的運轉起來,

隨著機構的運轉,靈山衛的一切,漸漸的走上軌道。尤其是農莊,發展的速度很快。劉航曾經開玩笑的說,靈山衛這邊,真的是有搞農莊的天賦。不但二十個農莊已經有條不紊的建立起來,而且,有些農莊,已經開始開墾荒地了。比如說,最積極的第三農莊,就組織了三百多人,在一天的時間裡,開墾了幾百畝的田地。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第三農莊的田地面積,很快就可以突破兩萬畝。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劉航躊躇滿志的向張準報告。

八月底,張準重返夏河城。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夏河城實實在在是遭受了重創,死了不少人。軍官全部死光,普通的軍戶,也死了三成以上。好在,當地的軍戶,因為遭受了重創,對朝廷有刻骨的仇恨,所以,大家下定決心,要跟著張準走。

經歷過上次的事情以後,護衛隊這次重返夏河寨,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當地的軍戶,都將護衛隊看做成自己的救星,希望的所在。因此,楊致遠、風揚易、戴宇、王鼎家等人,回到夏河寨以後,成功的驅逐了王鬥,很快就順利的開展了工作。

夏河寨比靈山衛衛城更早的設定了生夏宗的分支機構,風揚易被選為管事。作為主持分田分地的核心主持人之一,王銘宇也來到了夏河寨,給風揚易提供幫助。在眾人的努力下,張準頒佈的各項法令,在這裡得到順利的實施。在短短數天的時間裡,田地就分到了各個民眾的手上,民眾對護衛隊的擁護程度達到滿值。

由於夏河寨的人口太少,田地太多,因此,每個符合條件的民眾,都獲得了額外的田地。經過計算,每個人大概有八畝的樣子。相對而言,比浮山所還要多一些。同時,有部分從日照方向逃亡過來的難民,也在這裡獲得了田地,成為夏河寨的一員。

同時,夏河寨的巡邏隊也成立了。儘管只有三個小隊,一百五十人,卻是相當的精幹。不少人都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有相當的戰鬥經驗。張準給他們配備的武器,也是質量最好的彎刀和長矛。至於火銃,暫時還不能提供。

張準回到夏河城的時候,夏河城周圍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清理乾淨,隱約可以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空氣中,還飄蕩著濃郁的血腥味。不過,倖存的民眾,對於未來,都充滿了希望。最起碼,糧食方面,是收穫在即。就算不是豐收,每畝地兩百多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八畝地,就是差不多兩千斤,扣掉三百斤的賦稅以後,還有一千六百多斤,足夠一個人吃一年了。

在這個年頭,只要首先解決糧食的問題,其他的事情,一切都好說。農民的問題,首先是肚子的問題。只要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民階層,相對來說,乃是最穩定的。

但是,光有糧食還不夠,還要發展生產。

張準在夏河寨前所的重頭戲,就是修建大型的曬鹽場。

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浮山城面臨的封鎖,會越來越嚴重。一切,還是要依靠自力更生。精鹽的生產和銷售更是如此。如果登萊巡撫和山東巡撫,下定決心和張準過不去的話,孫維娜那邊的私鹽途徑,恐怕是走不通了。想要繼續依靠精鹽獲得鉅額的利潤,只有避開山東,另闢巧徑。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在原材料上得有保證。換言之,就是要有大量的粗鹽。由於分田分地以及大農莊的原因,軍戶們的收入,是越來越高,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這必然導致願意海水煮鹽的軍戶,越來越少。最終,會完全消失。煮鹽的人少了,能夠購買到的粗鹽,自然是越來越少。現在,楊家屯粗鹽的最大來源,就是官辦的萊州灣鹽場。但是,這個官辦鹽場提供的粗鹽,隨時都可能被截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