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馬植一人,可抵燕雲
一葉煙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馬植一人,可抵燕雲,人在北宋,從拒做駙馬開始,一葉煙塵,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舉怕是不能如您願了。”鄭居中據理力爭,在這個觀點上倒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馬植已非昨日之馬植,他入宋歸祖,此乃天命,所以這位副使這個條件莫不是太苛刻了,不如換一個條件,比如增加歲貢如何?”馬植是童貫收來的,他若是不護著馬植的話,誰又能護,到時候自己的手下還如何看待自己?
鄧洵武聞言也開口道:“這馬植雖然在遼國之中為光祿卿,不管其在遼廷為官如何,到我大宋倒也是一心一意為大宋服務,在我們大宋有一句古話叫做‘過河拆橋’,可惜我們大宋不是這樣的人,所以這個建議我鄧洵武也不答應。”
“還有我,本官雖然職位低下,對於這樣的交換條件實非大國所為,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怎能自毀根基,此舉實在是荒謬。”這次說話的是安堯臣。
耶律大石沒有說話,他看向了一旁的王黼微微一笑。
“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還需上稟官家,暫時無法向諸位答覆,還請在此稍息幾日,待最終商討結果定下來之後,屆時再與諸位商談。”
王黼打了一個圓場,本來這就是一場最終由趙佶決定的事情。
捨棄一個別國的叛臣,來換取燕雲十六州,這個條件對於大宋無疑是優越的,兵不血刃與一個北歸的漢臣,孰輕孰重,不用想就知道。
名聲這東西,其實對於大宋而言,並不重要了。
這比起來後世受降叛遼歸燕後入宋後被迫讓王安中斬殺的金國燕京留守張覺而言,性質可能更為惡劣。
大宋若是連這事都能做下去,那就真的要面臨北地漢人的譴責了,到時候北地入宋,本就民心不附的北地漢人又該如何看待大宋?
耶律大石看了一眼蔡鞗道:“蔡學士,如何抉擇,就等你們的訊息了。”
遼國使團走了,留下了一道難題給到眾人。
王黼等人把遼國使團送走之後,他看向了眾人道:“一人十六州還是一人四州,諸位如何衡量?”
蔡鞗則是對此並沒有太多的在意,他看著王黼說道:“江南方臘,叛軍勢大,此事不宜擴大,必須儘快解決,否則訊息洩露,我們怕是一州都難以取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