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煙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家有一老,罪輕不少,人在北宋,從拒做駙馬開始,一葉煙塵,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聞言也是不由一怔。

這宋徽宗自稱為道君皇帝,這老父親是為了捧趙佶的臭腳啊!

不得不說,這老父親還是比自己研究的透徹,這道君祠一出,怕是著趙佶要樂呵上一段時間。

“有點讓老父親費心了,看來後面的路是要平靜那麼一些”。

蔡鞗知道這是戳到了楊戩等人的心口了,在老父親的信中,他得知宋徽宗趙佶在封丘縣事件中雖然不喜蔡鞗的做法,但是在看到蔡鞗手書的萬民書以及新建道君祠的訊息,忍下了怒火。

如果沒有那萬民書與道君祠的事情,怕是早就快馬送來了押解回京的詔書了。

眾人在驛站過了一夜之後就浩浩蕩蕩的向定陶方向趕去,這一對人馬一走,宛亭驛站以及宛亭知縣就像送走了一個瘟神一般笑臉相送。

宛亭驛站至定陶約有五六十里地,蔡鞗等人上午出發,約莫下午便能到達定陶鎮或者濟陰縣休息一晚。

馬車內的蔡鞗聽著小曲,喝著小酒,日子過得極其的愜意,這讓他有些羨慕起來這所謂的富家子弟的生活,如果是在盛世這麼奢侈下去也就罷了,可偏偏是在北宋這個亂世,榮華富貴可就沒有那麼好享受的了。

馬車外面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士兵跟隨著馬車不斷的小跑著,就連徐寧、王進與陳廣三人都沒有騎馬而行,不但如此有的人身上還揹著約有十斤的乾糧。

更慘的是那丁大成,直接揹著的是一口大鐵鍋,這鐵鍋也是蔡鞗好不容易讓鐵匠連夜打造的,為此蔡鞗等人才在宛亭耽擱了幾日。

這些廂兵什麼時候受過這等高程度的訓練,還不到五里地,眾人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若不是有蔡鞗提前發了賞金,怕是這群人早就想辦法溜走了。

寅時左右,略有微醺的蔡鞗已經到了濟陰縣定陶鎮範圍,他開啟了馬車上的帷裳,看這眼前地這一塊土地,不禁有些感慨起來。

“蔡安,打聽一下,李柷的墓是不是在這周圍,我要去會一會他。”

蔡安應聲之後,就去尋找路人問詢關於李柷之墓的位置,雖然他不知道蔡鞗為什麼會打聽這個人的名字。

玉莜也不知道李柷是誰,她看著蔡鞗的沉重的模樣,不敢打擾蔡鞗,於是目光看向了一旁地李師師低聲問了起來。

李師師雖然也不知道蔡鞗為何會如此,但是此刻看到她自己心儀的男子憂國憂民的樣子也是心中不忍,不過眼神之中卻多了些許的欣賞。

在李師師的介紹下,玉莜得知了李柷是誰,也不由嘆氣了起來。

多可憐的一個少年皇帝。

李柷,唐朝最後一任皇帝。

一個哀字結束了大唐帝國的榮光,也開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篇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