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貪慾,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帳內,眾將皆已散去,唯有劉禪獨自踱步。
當下劉禪需要做出決定,是否要晝夜追擊司馬懿大軍。追的話,有可能大破司馬懿,接下來戰事便好進展;若是不追的話,放過司馬懿,讓他北上,不知姜維能否抵擋。
當然追擊的話,也有可能是司馬懿的計策,自己派出的將士可能會被伏擊。當下之局勢,難以令人定奪。
劉禪凝視著搖曳的燭光,心中暗歎口氣,果然對於領導者而言,難的不是計策,而是下決定。
“陛下!”
杜預掀開帳簾,說道:“驃騎將軍求見!”
“請!”
“諾!”
劉禪拿起侍從奉上的溫毛巾,擦拭了下臉上的油脂,並試圖讓自己更加清醒些。
放下溫毛巾,劉禪問道:“紹先離去不久,不知又為何事而來?”
霍弋拱手行禮,沉聲答道:“臣請陛下派兵追擊司馬懿。”
“哦?”劉禪頗是驚訝,他沒想到此前擔憂追擊的霍弋,現在回來卻請求他追擊。
“莫非卿又有不同之見?”劉禪問道。
霍弋微微搖頭,說道:“啟稟陛下,臣仍是擔憂追擊恐會中司馬懿之策。”
“那卿又為何請求追擊司馬懿乎?”
“追擊司馬懿雖是危機,但不追亦有險矣!且今下能破司馬懿之策,唯有當下之策。”霍弋說道。
霍弋所說的話,劉禪又豈會不知道。只是劉禪現在身上有包袱了,他不敢輕易決斷,若是做錯了決策,他之前積累的威望將會喪失,會受人質疑。
畢竟這次是他執意出兵,不肯在王平身亡後撤軍。而且自劉禪登基以來,他的決斷幾乎沒有錯過,幾乎精確抓住了每個時機,把一州之地的季漢帶到如今這般地步,這也是為什麼群臣如此信服劉禪的原因。
霍弋見劉禪沒有說話,繼續說道:“此間雖有危機,但亦有勝機。臣願博一博,望陛下能允臣出兵。”
劉禪挑眉問道:“險中求勝?”
“正是!”
霍弋微微頷首,沉聲說道:“此戰若是無果,請陛下治臣之罪;若是有功,則為陛下聖明之舉。”
劉禪笑了笑,這霍弋不愧是自己的發小,能為自己著想。當下不就是劉禪擔心決策出錯,霍弋直接讓劉禪別擔心,失敗的話,鍋他背;成功的話,功歸劉禪。這樣完全保護了劉禪英明的形象。
輕笑幾聲,劉禪說道:“卿之言,朕當準之。不知卿需用多少兵馬,朕皆允之?”
霍弋沉吟少許,說道:“臣以為可先派遣騎卒萬人追擊司馬懿,然後再遣精銳三萬尾隨於後。若是騎卒中司馬懿之策,可有三萬大軍為援;若司馬懿果如郭修所言,亦能與三萬大軍合擊司馬懿。此戰若勝,河北當盡入我大漢之手。”
“可!”劉禪下定決心,吩咐說道:“命元宏統騎卒萬人,星夜追擊司馬懿,卿率三萬大軍以為後援。”
“諾!”霍弋應道。
……
趙國,中丘。
司馬師站在土丘上,眺望遠方的漢軍遊騎,臉色甚是凝重。他接到司馬懿的軍令後,他便急行軍北上,本想搶佔在柏人,依託泜水為防線,構築以柏人城為核心的工事,抵禦姜維率領的漢軍。
他可沒想到,姜維行軍速度頗快,他以胡騎為先鋒長驅直入,率先渡過泜水,準備對他進行襲擊,以掩護身後準備渡河的漢軍大部。若他這些胡騎得逞,不過萬人將士,又如何能擋得住姜維的數萬大軍乎!
就在司馬師臉色凝重之時,身旁的石包出策,建議說道:“衛將軍,漢軍遊騎多為南匈奴胡騎,其眾軍紀不嚴,貪戀財物。我等可派出將士攜帶糧草、錢財,與其作戰。交戰時,我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