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代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將軍姜維,體資文武,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整興北師,……今遷衛將軍,領幷州牧,總督代並軍事,持節,行便宜之事。繼絕興微,以定北疆。”

馬良攤開巾帛,宣讀詔書,朗聲誦讀道。

“臣姜維謝陛下隆恩!”

姜維朝著長安的方向叩首,以示自己對劉禪的感激。

馬良將詔書收起,將巾帛交到姜維的手上,鄭重地說道:“衛將軍,今大將軍身亡,陛下已趕赴河內總理軍事,其北疆之事,盡託付於將軍之手。同時陛下也允諾將軍封劉豹為王之議,望將軍不負陛下之託。”

姜維小心翼翼地接過詔書,聽著馬良的話語,既驚訝又感動,他沒想到陛下這麼器重自己,也沒想到陛下如此的變通。

姜維面容凝重地說道:“請衛尉放心,維當不負陛下之望!”

頓了頓,姜維問道:“不知陛下可有委任誰赴南匈奴,說服劉豹起兵反叛。”

“辛君也!”

辛洪面露微笑,拱手示意,說道:“陛下已委任在下出使南匈奴,莫非將軍有其他人選?”

姜維頗是敬重辛洪,說道:“辛君在此,誰敢言為善辯之人。今出使南匈奴,將有勞辛君了!若君有何所求所問,但說無妨,維當鼎力相助。”

辛洪也是隴右士人,與姜維一同出仕。不過相比於姜維以武建業,辛洪更多是以其辯才出名。論辯才上,在大漢中辛洪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為大漢也立下諸多的汗馬功勞,姜維也素聞其名。

“多謝衛將軍,今夜恐將打擾衛將軍,在下當了解劉豹其秉性如何,深知南匈奴內情如何!”辛洪說道。

“不敢!”

……

與姜維、王嗣徹夜詳談後,辛洪心中也有了底,便乘車駕向北,走小道前往左部匈奴營地而去。經過二、三日奔波,已至茲氏。

而此時剛接見完田豫使者的劉豹,聽又有漢使抵達,便將辛洪傳喚了進來,準備敷衍幾句,將他強留幾日,再將他放回去。

一入廳堂,辛洪便見劉豹端坐榻上,髮飾與服飾多有漢人之風,若不知劉豹身份,或許旁人還以為其是漢人老儒生。而且劉豹雖是老邁,年有六旬有餘,但他的精神矍鑠,眼眸深邃,好似能把人看透。

辛洪精神一凜,很難想象眼前這位漢人模樣的老者是南匈奴的左賢王,其乃是南匈奴實際意義上的首領。

左賢王劉豹,其祖父乃羌渠單于,父親是於扶羅。由於羌渠單于因內亂而死,於扶羅不得已流落漢地,自稱單于。而幼年的劉豹便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度過,成長在漢地,吸收漢人文化。

在他的叔父呼廚泉成為南匈奴的單于,在曹操的介入下,呼廚泉居留鄴城,而南匈奴的軍政事務,由右賢王去卑處理。而也是在那時,劉豹成為了左賢王。

在這段時間內,劉豹與太原本地士族交好,利用他的權謀手段,擴大他的影響力。在鮮卑壯大之後,軻比能數次犯境,右賢王去卑率部眾抵禦,大敗而歸。藉著右部匈奴的衰弱,左部匈奴成為了南部匈奴裡最具有實力的。

同時心機過人的劉豹在藉著漢魏交戰之際,左右橫跳,使用武力及權謀,成為了南匈奴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

歷史上劉豹名聲其勢力過大,以至於屠各匈奴人劉淵要借其子嗣之名,成為匈奴單于。

“在下漢使辛洪見過左賢王。”辛洪行禮說道。

劉豹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打量著辛洪,笑道:“辛君辯才之名,豹頗有耳聞。時張閤中貴國大將軍王平驕兵之策,便是由君出使,其膽略實屬令某敬服。以君之身份能出使我南匈奴,實乃豹之幸事。”

頓了頓,其意味深長地說道:“就是不知辛君來此,欲成何事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