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分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初步安寧,當復屬少府,不可仍歸由尚書檯所掌。”
夏侯玄此來的目的很簡單,便是向劉禪要權,要生產蜀錦以及鑄幣的權利。
劉禪羊裝不知內在因果,問道:“令先,今下紡室令、水衡都尉皆在尚書檯下否?”
紡室令乃是負責地方上官營紡織蜀錦的官吏,水衡都尉乃是負責大漢國內的鑄幣以及部分的水利問題。
郄正一臉正經地回答道:“啟稟陛下,自陛下登基時,紡室、水衡先歸由內府所掌,後內府廢,歸由尚書檯所掌。少府屬官實如夏侯少府所言,僅管宮廷雜物也!”
劉禪微微頷首,認真地對夏侯玄說道:“泰初之言頗是有理,卿持朕所下詔書,前往尚書檯,與尚書檯行切分紡室、水衡之事。”
“諾!”
郄正持筆寫疏,遞到劉禪的手上讓其蓋章,再授予夏侯玄。
捧著詔書的夏侯玄,躬身答道:“臣領命,當不負陛下之眾望。”
望著遠去夏侯玄的背影,劉禪嘴角上揚,甚合朕心也!
劉禪何曾不知道少府當下的地位尷尬,除了負責宮廷的日常生活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權利。正是之所以知道,劉禪才讓夏侯玄出任少府。
自劉秀集權以來,漢代就在不斷弱化三公九卿,以及不斷擴張尚書檯的權利。歷史上的六部尚書便是從尚書檯內部孕育而出,如曹魏尚書檯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部尚書,其五部之下又有二十五郎。
其中度支、左民便是日後的戶部,吏部仍是吏部,客曹乃是禮部尚書,五兵尚書即兵部尚書。
在大漢之中其行政集權更甚,諸葛亮執政以來,行政權集中於內府之中,後內府廢棄,為了不使朝政混亂,大部分仍是集權在尚書檯上。今下劉禪讓夏侯玄出任少府便是要分尚書檯的權,畢竟尚書檯這種集權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健康的。
至於是否擔心少府又會膨脹,只能說今日少府已非往日少府了。往昔的少府其治下可不只為皇室管理財務,以及管理地方上官營的手工業問題。實際上現在位高權重的尚書令,執掌機密的中書令,鹽鐵官營的各部長官往昔皆是少府屬官。
現在的話,這些部門全部獨立出去,已非少府能管轄的了。分紡室、水衡之權給少府,不如說是重新調整部門架構。
有了劉禪的詔令,夏侯玄即領人前往尚書檯,拜見司徒蔣琬。
“夏侯少府不居少府,怎有空到我尚書檯,莫非有事邪?”蔣琬羊裝不知此前他派人索求典籍之事,問道。
夏侯玄笑容溫和,說道:“蔣公安好!此次前來,乃是玄欲與公切分紡室、水衡二部司,令其重歸少府治下。”
蔣琬微微皺眉,但臉色未變。對於尚書檯來說,負責蜀錦的紡室,以及冶治錢幣的水衡可非普通衙署,今夏侯玄突如其來,要求切割管轄,讓其心中難免不快。
蔣琬輕咳一聲,問道:“切分管轄之事,事關重大,不知夏侯少府有可陛下詔令!”
夏侯玄從奉上詔書,說道:“蔣公請閱覽詔書,玄不敢說謊。”
蔣琬仔細核對後,見無偏差,只得讓人領著夏侯玄與紡室、水衡二部司的長官對接,進行切分之事。
待夏侯玄走後,尚書郎龐宏面露不悅,說道:“司徒,紡室、水衡久為我尚書檯執掌,豈能簡單便與少府。我等當上疏陛下,將紡室、水衡二部司留在尚書檯之中。”
蔣琬安撫說道:“皆是為國效力,又何分彼此乎?”
蔣琬雖也是不滿,但他卻能明白陛下選擇自己繼任諸葛公之位的目的是什麼,不過是為了保證權利的正常交接而已。
(晚上還要一章,可能會晚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