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定策,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手下將士是否會答應也是一個問題。

廖立面有疑惑,問道:“那不知陛下為何事而疑慮不決?”

劉禪沉吟少許,答道:“朕乃是為兵事而憂,若從大將軍滅魏之策,姜維能否破晉陽城,兵入河北,此乃存疑。且大將軍率大軍主力北過大漢,能否破司馬懿也是未知。要知晉陽城堅,田豫非無謀之輩;河北兵眾,司馬懿亦是善戰之將,朕是恐此策不成也!”

頓了頓,劉禪又說道:“至於緩圖之策,先吞河南之地,後取河北冀州,此策或是可成。”

相較於滅魏之策,緩圖滅魏之策成功機率高些,畢竟大漢用鄧艾對上少經兵事的毋丘儉容易取勝,即便王凌前來,也有取勝的可能性。而河北方面的援軍,則是會陷入王平擅長的攻防戰之中。

大漢吞併河南數州後,屆時天下漢強魏弱的格局將徹底鞏固,到時候大漢兵發數路攻河北,曹魏的滅亡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廖立捋著鬍鬚,說道:“陛下所言或有道理,但以臣觀之,吞併河南之地,亦非輕易之事。陛下若用緩圖滅魏之策,衛將軍兵出豫州,以對毋丘儉、王凌。但其東方尚有青、徐二州,此二州多年未經兵事,人口繁多,其若出兵向西,衛將軍是否能勝,便不得而知了。”

劉禪輕揉著眉間,顯然他有些犯難。相比於大漢,佔據中原的曹魏雖少有天險要害,但他勝在交通便利。而大漢盤踞在西部,地勢崎區,各種險要關隘都有,大漢調集兵馬可沒那麼輕鬆。

“以卿之見,當取何策?”劉禪問道。

廖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兵者之事,豈是廟堂之中能以定奪,滅魏之策乃王、鄧、姜等諸位將軍所獻,諸位將軍乃身經百戰之將,其用兵如何,陛下心中又豈能不知也!”

“此二策皆有利弊,所用何策,還需看陛下之意如何?”

“朕之意!”

劉禪愣了愣,陷入沉思當中。

“哈哈!”

半晌之後,劉禪笑出聲來。王平用兵穩重,此戰即便不能勝,以他的佈置,也能進退有序,其身旁還有霍弋、鄧艾輔左,不至於會大敗。而且大軍兵入河內,臨近洛陽,糧道也不會出現多少問題。

至於幷州方面,自汾原之役後,幷州將士死傷慘重,如果司馬懿大軍南下,其也無多少大軍,以姜維的兵略也不至於會兵敗。

當下的情況如此,雖取勝的機率小,但也不至於會像曹老闆赤壁大敗。畢竟曹老闆的北方之眾不通水戰,又遇上瘟疫,對上還是吳劉聯軍的豪華陣容,其兵敗也是不無道理。

而自己麾下的大軍,與司馬懿相同皆是北方之眾,不存在不精通的水戰。有可能做文章的糧道,其也安置在洛陽城之內,順大河運往王平大軍。司馬懿雖強,但王平、鄧艾、霍弋組合而成的漢軍豪華陣容,也不是吃素的。

不如試一試,勝則一統寰宇,敗則退守洛陽,改緩圖滅魏之策。

劉禪扶著佩劍,站起身子,俯視階下的侍從,說道:“行大將軍滅魏之策,待秋收之後,發兵四十五萬,以定天下。”

“諾!”侍從不敢怠慢,將此命令,迅速傳達到王平手上。

確定方略的劉禪不再憂慮,精神放鬆些許,對廖立開玩笑說道:“卿建言有功,朕賞卿三名美人如何?”

廖立頗是尷尬,說道:“臣已至入土之齡,此福難享。”

劉禪拍了拍廖立的肩膀,笑著說道:“若能滅魏,朕許卿鄉侯,可讓子嗣襲之。”

“臣謝陛下!”廖立歡喜地應道。

非軍功不得封侯在大漢規定死死的,即便是司徒蔣琬也僅是鄉侯而已,除他以外文臣封侯者皆是亭侯,廖立也是如此。

劉禪出了殿堂,呼吸著冰冷的空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