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伐魏大策,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興二十四年,公元246年,正月。
天空上雪花飄落,大雪覆蓋了長安城。在那漫天飛舞的雪花當中,大漢的文武核心大臣,冒著風雪來到宮門前,雙鬢髮白,白髮花白的老將披著年歲已久的大氅,順著石梯趨步而行。
“見過大將軍!”路上侍郎、將校見到王平,皆是行禮問好,不敢怠慢。
在過去的建興二十三年之中,驃騎將軍吳班、魏延相繼病逝,王平已然成為了大漢國內的僅有的功高位重的大將。
不過其仍是謙遜,並未張揚。他不僅是對自己,在對待家屬上,也是以嚴厲為先。妻子何氏在王平出征之時,以他人名字購買田畝為給家中置業。王平出征回來後知曉,對妻子何氏言,家中食邑高達數千戶,家裡根本花銷不完,縣侯名下的五十頃田畝也是需要請人耕種,方才不至於荒廢,又何必購買其他田畝。
遂讓妻子何氏將家中超出五十頃的田畝全部賣出去,又告戒家中子弟以遵紀守法為上,不得違紀亂政,有傷王氏門風。
行至宮門,侍從從王平手上接過大氅,恭敬說道:“諸將軍已在殿中,請大將軍入內。”
王平頷首示意,趨步入殿,只見姜維、廖立、費禕等文武要臣已至殿中,自己因藍田大營趕回來,比眾人慢上了些許,而陛下還未至。
半晌後,劉禪裹著絨服,從殿側入正堂,端坐榻上。
眾人見狀,跪地拜伏行禮,說道:“臣王平\/姜維,拜見陛下,願陛下嘉福永受,長樂未央。”
劉禪憑空虛扶眾人,說道:“起身吧!”
“謝陛下!”眾人應聲,按高爵高低依次入座。
劉禪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自後漢黃巾之亂,董卓亂政之後,時有甲子(六十年),天下紛爭已久。我大漢數勝逆魏,闢地千里,今漢盛魏疲,司馬懿兵變奪權,逆魏人心思亂,朕東出降服洛陽,中原再無險阻,宜當用兵向北,定鼎天下。不知諸卿可有何策教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將軍王平挺直腰背,拱手說道:“啟稟陛下,臣奉詔制伐魏之策,廣納眾論,略有所得,若陛下不棄,臣可妄言一二。”
“請卿奏言!”
“臣請開中原輿圖,以為論兵!”王平請求道。
“準!”
“諾!”
兩名侍從左右拉開殿側的帷幕,一幅碩大無比且又精細的中原輿圖,懸掛在牆壁之上。
歷經人兩漢的大一統時期,中原王朝製作地圖的能力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各種的地形圖、疆域圖、政區圖、城市圖等都能製作。
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早期的長沙國南部地圖,其早將湘江上游的瀟水、南嶺、九嶷山地形水勢勾勒得清晰異常,與當代的地圖大體接近。
不過兩漢製圖技術並非沒有缺陷,由於不同製圖者的技術經驗不同,製圖資料存在偏差,與成體系的製圖學不能相比,更不能與後世擁有衛星等現代儀器的地圖相比。
劉禪也意識到沒有成體系的製圖學,其曾讓負責製作地圖的官吏,整合眾人的經驗以為定製,在此之下大漢輿圖的製作相對流程化,但還是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改進。畢竟製圖學是門大學問,其可不只是應用到數學,還要地理學等內容,更需要有人長途跋涉,翻山越嶺,才能製作成精密的輿圖。
而懸掛在大漢牆上的精準的中原輿圖,乃是大漢從洛陽城內搜刮出來的。曹爽遷都之時,由於時間倉促,很多東西遺留下來,不僅有圖書還有輿圖,可謂是寶藏。
王平走到繪製著中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