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親征,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前將軍欲允南匈奴劉豹建國,從而誘其反叛,不知諸卿如何以為?”
朝議一開始,劉禪便把昨夜收到的姜維奏疏擺上檯面來,詢問眾人的態度。
剛入座的眾臣頭腦還有些沒緩過來,卻直接被劉禪這個炸彈,炸得清醒了不少,或為之驚訝,或在聲討姜維這一提議,少有贊同之人。
劉禪端坐在榻上,臉色平澹,只是靜靜看著朝廷上議論不休的眾臣。
上任不久的殿中督張通怒聲呵斥說道:“朝廷之上,竊竊私語豈是為臣之道乎?”
在張通一頓斥責下,群臣閉上了嘴,有想法的人躍躍欲試。
光祿勳向朗快步出列,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斷不可允諾。自高皇帝始,立有白馬之盟,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後漢繼之。我大漢自繼兩漢之業,又豈能不允。今許劉豹為王,當違舊制,不可為之。望陛下察之!”
太常杜瓊手持笏板,出言贊同說道:“陛下,劉豹南匈奴左賢王,實乃蠻夷也!其數棄與我大漢約事,助紂為虐,今允其為王,豈不讓人恥笑?我大漢斷不可允之,且當下詔斥責姜維,讓其專心軍事。”
劉禪透過冕旒,澹澹問道:“可還有不同之見否?”
廖立看著義憤填膺的眾人,硬著頭皮說道:“劉豹亦是劉姓之人,自從高皇帝嫁女之後,匈奴自有我大漢血脈,又沐我華夏衣冠,因不能與其餘蠻夷相提比論。”
聞言,向朗漲紅著臉,說道:“請陛下誅殺廖立,其言乃是無君無父之語。非劉氏不可為王,又豈是簡單劉姓之人,實乃有我大漢皇室血脈方是根本。”
“請誅廖立,嚴懲國賊!”
廖立連忙退回佇列當中,垂首不敢多語,深恐引眾怒。
夏侯玄皺著眉頭,說道:“諸位暫且息怒,若劉豹歸降我大漢,助前將軍破魏,將能開啟局面,此與國有利也!”
“少府此言端是可笑,若無劉豹,我大漢還不能滅魏否?大將軍統兵數十萬陳兵於河內,破魏不過數月之事。今下乃姜維欲求功名,賣國獻土與劉豹,斷不可同意此疏。陛下不治罪姜維,便是念其功績過人,寬恕其罪!”楊儀說道。
對於大漢老臣而言,當下的局勢已向大漢傾斜,可非大漢衰弱之際。今天若還要拉下臉面,授封劉豹為王,讓他助大漢一臂之力,將是丟人丟到家。
初登基之時,劉禪捨棄臉面,以稱帝禮法為餌,引吳國出兵,在蜀漢國內引起的波瀾可是不小。若非北伐隴右成功,劉禪的威信將是大跌,會被國人罵成昏君,群臣也會離心。也幸虧北伐成功了,其威信大漲,受國人稱讚。
劉禪站起身子,冷冷發笑,說道:“好一口國賊,朕當時允孫權稱帝,豈不是也為國賊,當送至午門斬首?”
剛剛還在上頭的向朗頓時身體發軟,跪伏在地,惶恐說道:“臣非此意,言語有失,懇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劉禪瞥了眼向朗,說道:“朝廷之上,口稱國賊,實乃汙名之語,豈能妄言。至於前將軍實乃為國思量,又豈是利益燻心之徒。”
“諾!”
劉禪發話之下,反對的眾人乖乖地坐在榻上。當初的劉禪雖親手把帝位送出去,但又親自擊敗孫權,把帝位拿了回來。又在葛公去世後,奪取河東,降服洛陽,依然是開國之君,在國內的威望已達到巔峰,群臣皆是信服。
“暫且押後再……”
就在劉禪準備延遲表決奏疏之時,侍衛從殿門外趨步入內,稟告說道:“啟稟陛下,董司空言大事覲見,其關乎大將軍。”
自董允患有腿疾,難以下榻後,劉禪為了讓其養病,榮尊董允為司空,準他無需上朝,進封呂乂為御史大夫。
劉禪神色微動,以董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