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封疆受土,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管轄西河治下的蠻夷,增強他自身的實力。
由此來看,曹魏所給的利益不可謂不重。在汾原之戰後,陳泰戰死,幷州將士損失慘重。曹魏為了增強幷州的守備力量,除了讓具有威望的田豫坐鎮外,還施以重利給劉豹,讓其為曹魏服務。
聽著王嗣的講述,姜維微皺眉頭,說道:“若按承宗所言,劉豹乃是為利而捨棄我軍。承宗久與南匈奴聯絡,不知如何能讓劉豹徹底歸心我大漢,助我軍攻克太原?”
王嗣猶豫半晌,說道:“南匈奴入漢已有數百年,其高層與當地士族往來緊密,百姓又習耕種,其已難歸北疆。以嗣觀之,劉豹有一統五部之心,其所圖當是不小。嗣以為若能許諾劉豹封疆受土,劉豹必願歸漢,助我軍破太原。”
聞言,姜維張大童孔,他為王嗣這建議,感到震驚。但他低頭仔細尋思,當下劉豹在漢魏戰事之中,已然坐大,曹魏已經把能夠給的,都給了劉豹。自己所開出的那點微薄之利,還真不好相比。
實際上也是如此,劉豹對於投靠大漢也是難以下定決心,曹魏勢力衰弱,能夠給他更多的利益。但大漢可是昂揚興盛的王朝,其怎麼會容納劉豹執掌五部匈奴,日後必然會採取手段,分而化之。這也是為何劉豹對待大漢的態度,既不敢得罪,也不敢過近的原因。
現在如果想把劉豹和南匈奴拉到大漢這一邊,當下也就這一種選擇了。但許諾劉豹封疆受土,可不是姜維能夠決定的。姜維若輕易許諾,即便他不死,也會被彈劾下野,終生不用。
姜維遲疑半晌,說道:“承宗之言,可為良策。但非維所能定也,君若同意,我當將君之策,上奏於長安,由陛下定奪。”
頓了頓,姜維補充說道:“自大漢建朝以來,四百年間,從未有封匈奴人為王之前事。且高皇帝開國之初立有祖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此策雖好,但恐朝堂中樞不允,亦會下詔責罰。”
姜維的心裡是同意的,但他嘴上卻是不太敢同意。王嗣的想法太過大膽了,封劉豹這種胡人為王,那天下豈不是亂套了。不論前漢,還是後漢都以白馬之盟為祖訓,直到曹操受封魏王,封疆建國,白馬之盟才被打破。
王嗣苦笑幾聲,說道:“今下我軍受阻於界休,若不行此策,嗣不知如何能取太原。前將軍可將此疏上報,以嗣一人上奏,若天下責罰,當不牽連到將軍身上。”
姜維咬著牙,想著當下的戰況。王嗣所言不假,自己麾下不過三萬士卒,如果不把南匈奴拉攏過來,自己幾乎沒什麼機會奪取太原。至於繞行樂平,出井陘,攻冀州北部的計劃,更是無從談及。
姜維目光堅定,說道:“我既為主帥,又與王君相識多年,豈能讓王君一人當之。我當將王君之策上疏,維署名其上,與君共進退。若陛下責罰,維將與君共同擔之。”
“將軍?”
“不必多言!”姜維抬手示意王嗣不用多言,說道:“我為前將軍,又為北路軍主帥,相較於王君,還算有些名望,朝廷還能重視一二。若僅以王君之名上疏,恐易被駁斥下來。”
王嗣頗為感動,說道:“謝將軍!”
姜維拍了拍王嗣的肩膀,說道:“承宗,你再派人遊說劉豹親信,若朝廷允諾,務必讓劉豹允諾我大漢之條件。”
“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