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興二十二年二月二十日,清晨。
本應是春耕時節,但平陽周圍的農田、村落少有人煙。原本百姓們棲息之所,都已經變成了漢魏爭奪的戰場。百姓們飽受連續多年的征戰,或奔入深山,或舉眾自保,亦或者躲藏起來祈禱戰火不要波及自身。
薄霧之中,漢軍斥候策馬於汾水谷地,平坦的道路間。為首的斥候什長賈融,吹著口哨示意麾下的候騎散出去探查敵情,約定半刻後匯合此處。
“得~”
挽著韁繩的賈融身材魁梧,裹著皮甲,握持騎弓,窺探著四周的動向,並記下地理要點。
他乃大漢宣武校尉賈演長子,字代化。其一堂弟名為賈良,隨其父賈源駐守荊州。而他則是與父親賈演跟隨朔方都督姜維征討河東,其亦是善騎射,心思細膩,粗讀兵略,因而也是被委任為斥候什長,探查敵情。
“阿融,看!”
賈融身側的羌騎焦大,指著東面的東柴山,喊道。
焦大乃隴西羌人,因部落爭鬥,便被販賣為奴僕。在賈氏兄弟遷徙天水時,因田畝過多,有買下奴僕以為耕種,其中便有焦大。賈演看重焦大的騎術過人,是以恩惠,聘為部曲,焦大也隨之為其左右奔走。
賈融定睛看去,只見東柴山上魏軍旗幟迎風飄揚,大量的魏軍正在山上修築營壘,熱火朝天地搭建工事。
東柴山說是山,但其實不過是嶺,位於平陽城的西面,乃是汾水谷地上少有的高地。佔據此嶺,可居高臨下俯視平陽一帶的汾水平原。
“昨日還未有魏軍,今日我軍將至之際,就剛至此。莫非是特意阻攔我軍?”焦大擔憂地說道:“東柴山有敵駐守,佔據險要,我軍想要透過恐怕不易。”
賈融搖了搖頭,說道:“且逼近小心探查一二,觀其人數如何,再回稟軍情。”
“諾!”
……
“報!”賈融賓士著駿馬,抵達中軍前,翻身下來,稟告道:“啟稟徵北將軍,據我等探查,東柴山已被魏軍佔據,其主將乃陳泰,麾下部眾近有二萬五、六千之數,或是更多,其兵力多於我軍。”
中軍附近的將校聞言,面露震驚之色,沒想到陳泰不僅料到了他們進攻馬首山,這次還猜中了他們奔襲平陽,識破排程他們的計策。
剛還在談笑風生的姜維臉色陡然發冷,將手中的馬鞭握著愈發地緊,陳泰這廝料敵當是有一手,居然能將某的心思猜著這麼準。
“將軍!”胡遵帶著詢問的目光看向姜維,喊道。
虎步、涼州非姜維旗下的將校皆含著質疑的目光望向姜維,戰略是姜維制定的,計策也是姜維所出的,如今兩次被陳泰識破。眾人心裡不由有些惴惴,莫非己方將軍真就不如陳泰嗎?
這就是進攻方與防守方的區別了,進攻方看似佔據主動權,但實際上並沒有佔到太大優勢。特別是朔方與河東的地理上,若不進攻太原,實際上班咯姜維能進攻的目標不過臨汾、平陽、皮氏等地,只要緊緊抓住進攻方的目標點,基本能八九不離十。
感受著眾人質疑的目光,姜維心中暗惱不已,他知道在這個時候不能表現出任何情緒波動,不然只會讓手下將校對自己失去信心。
“不急。”姜維無視涼州、虎步二軍將校的目光,澹澹地說道:“命將士就地駐紮。陳泰奔赴至此,不出某所料,我軍不日或可破敵。”
“諾!”將校們狐疑的瞄了眼姜維,拱手應道。
待眾將走後,姜維尋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坐了下來,望著天邊的晚霞,氣憤的將馬鞭扔到地上,獨自生著悶氣。只恨自己如此無能,百般計策被陳泰所識,更何言為陛下攻略臨汾。
念及出征前陛下送來的書信,其信中以楚鳥比喻自己,表示此戰乃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