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勢,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安邑。

清晨薄霧朦朧,雖已是春季,但早晨的河東亦有些微涼。寒風吹過,守備城池的魏卒不僅打了個寒顫。

“老李,都快兩個月了,援軍咋還沒到呀?”

固守近兩月的安邑魏軍士卒心神頗有些不寧,互相議論著軍事。

年長計程車卒嘆了口氣,說道:“哎,我也不知道啊!你問我沒用。”

“如今每日的飯食越來越少,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年輕的魏卒再次抱怨道。

面對大漢突然襲擊河東,不僅是陳泰沒有防備,孫禮也沒有預料到。在漢軍抵達之前,孫禮匆匆忙忙間囤積了一些糧草,幸虧當時還值冬季,各糧地方都有儲存些糧草。折騰的幾日後,孫禮最終不過籌集了三、四個月的糧草。

如今堅守了快兩個月,城內的儲備糧已經消化過半,然而城外漢軍仍未撤離,還不斷地修築工事。孫禮見狀,頗是擔憂,於是便減少每日的軍糧供給。

“不可胡言亂語,若要軍侯等人聽見,必會斥責,說不準還要吃棍子。”

年輕的魏軍正準備都囔幾句,卻見城外有漢軍騎卒在城外空地上馳騁。只見漢騎揮舞著臨汾原之戰中繳獲的‘陳’大纛以及大量的魏軍旗幟、金鼓,同時還有一枚首級高懸於長槊之上,如此一幕幾乎是驚動了城樓上所有的魏軍士卒。

漢騎舉著‘陳’大纛賓士到城樓下,大聲喊道:“城內的人聽好了,你等的主將,徵北將軍、幷州刺史陳泰已經戰死了,此乃其大纛旗。你等所依仗的援兵司州刺史郭淮,也在橫嶺關已被大漢擊敗。”

“至於河東之地,如臨汾、平陽、蒲坂等城池已全部被我大漢所佔,河東城池除了安邑之外,已盡歸屬大漢。我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殺戮過多,今特命在下將實情告知諸位,以免諸位混沌不知。”

“放箭!”不知從哪冒出的孫禮指著城外的漢騎,朝著眾人喊道:“此不過是賊軍哄騙之舉,諸位不可信也!”

安邑縣長柳錄攔住孫禮,勸諫說道:“府君,此人不過是漢軍使者,古言兩軍交戰不殺來使,今若殺之,恐不合禮法。”

“禮法?”孫禮盯著柳錄不由冷笑,說道:“何時軍中作戰講究禮法了?此乃賊軍的攻心之策,莫非你不知嗎?”

柳錄下垂眼眸,不敢直視孫禮,說道:“府君,殺此一人可阻漢軍的攻心之策否?錄竊以為不可,此治標而不治本。”

柳錄,字伯載,河東三大士族柳氏子弟,安邑縣長,任官以來素有聲望,受士民推崇。

“以你之見當如何如何為之,方可治本?”孫禮問道。

柳錄不卑不亢地說道:“錄不過文人,豈能知軍中謀略也!不過以在下淺薄之見,若要治本還需我軍援兵抵達方可。”

孫禮聽出了柳錄隱晦的不滿,狠狠地瞪了眼柳錄,說道:“柳君既不知軍中謀略,何敢阻我命令!”

“來人,放箭!”

聽著孫禮的吩咐,魏軍士卒面面相覷少許,這才舉起弓箭朝外面射去,不過目標偏移甚遠,皆沒有射中漢騎。顯然所有人都不想得罪漢軍,若真如漢軍所說,射中了這個人,破城後肯定會被漢軍報復。

“混賬!沒吃飽飯嗎?”

孫禮見眾人如此敷衍了事,氣著奪過弓箭,朝著城外射去。不過持著‘陳’大纛的漢騎早已經被剛剛的箭雨嚇走,哪能輪到孫禮去射。

“哼!守好城池,若有人繼續來將其射走!”

“諾!”

城外,漢軍土丘上,劉禪看著這一幕,笑道:“繼續命人呼喊勸降,並命弓弩手將降書射入城中。”

“諾!”

……

是夜,清冷的月光灑落映照在河東大地上,在城內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