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江淮(番外),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呼呼地颳著,地面溼漉漉。載著劉璿的馬車在泥濘的土道上,留下一條條的車轍印。

“走訪多地,探查地方水情。黃淮水患頻繁,乃是在於逆魏所修陂塘過多,且土薄水深。若遇大雨久下,則陂竭決溢,洪波橫流。水土失衡,五穀不長,還需廢無用陂池,以利百姓。”

太子劉璿靠在軟墊上,邊翻閱著他所收集的資料,邊與杜預交談。

杜預微微頷首,說道:“今歲便可廢陂池,引池水匯入河渠。可令受飢者盡得水產之饒,百姓無需出境就食,就可自給自足。大水去後,填淤于田,良地種五穀,旱澇之地,行種交趾稻,至明年,穀物必然豐收,百姓有所依。黃淮水患,將就此消也!”

經過劉璿與杜預深入江淮郡縣,考察常年發生陂塘決溢的地區,終於清楚了黃淮地區為什麼近些年為什麼經常性大水氾濫。

其根本原因在於曹魏治理黃淮地區時,為了發展農業,大量興修陂塘水利設施。但曹魏所修建的陂塘多是多積無用之水且工程質量低劣,往昔屯田民在時,屯田民會維護這些陂塘水利,但隨著大漢一統天下,屯田民變為自由民,缺少對陂塘的維護。

低窪地帶長期積水形成沼澤,地下水位上升引起返鹼,不僅五穀不收,而且也影響漁業和牧業的發展。一遇長時間的大雨,還會發生陂竭決溢,洪波橫流,淹沒陂塘附近的農田,傷及穀物。

如賈逵修建賈侯陂,其攔截汝水,修建陂塘,其就破壞了當地的農業生態。不僅讓汝水水量減少,長期耕種陂田之下,導致土質變差,容易發生決堤、洪水等自然災害。

至於為什麼曹魏修建的陂塘會破壞生態,而兩漢時期的陂塘不會,其原因也是簡單的。因為兩漢已經把容易修建的陂塘都已經建造得差不多,有問題也都解決好了。而曹魏修建新的陂塘其難度及人工改造難度更大些,其所產生的問題需要大漢來解決。

“嗯!”

太子咳嗽幾聲,說道:“搗毀無用陂池,引水入河道,豐富水量,水漲河渠,便於行舟。陛下所思連通丹徒、邗溝、汴渠三水之事,則是便矣!”

頓了頓,劉璿補充說道:“兩漢舊陂池可以保留,逆魏所修無用陂池可毀之。但百姓個人所留私家陂池當以修繕,以利鄉亭百姓。其間因毀陂而致田畝淹沒者,郡縣當以另外安置,如實補之。若有不足之處,便由元凱持筆完善。”

杜預拱了拱手,關心說道:“太子身體不爽,不如暫且省去車馬之勞。接下來安撫災民之事,交予在下行之。”

劉璿強打著精神,揮手說道:“小疾而已。安撫災民,用不了多少精力。”

“諾!”

……

《漢紀·光文帝紀》:“十年三月,西羌蘇毗反,攻西海,圍河源國。”

“十年五月,發隴西、金城、河湟騎士二萬人,遣將軍馬隆、文鴦為徵西羌,平之。”

十一年十月,長安。

巡視完北疆的劉禪也回到了長安,與剛征討完西羌的馬隆探討著西北胡部的近況。

劉禪微白的頭髮被官帽包裹住,五十三歲的他早已不再年輕。走在花園廊道上,劉禪問道。“今河湟地區情況如何?蘇毗身居凍土,怎出兵入河湟,圍攻郡縣?”

當下的西羌犯邊與東漢時期的羌亂髮生地區不同,東漢羌亂在隴右、涼州,而蘇毗西羌則是出現在河湟地區。

劉禪所疑惑的是,蘇毗國不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國家,乃是西藏古象雄聯制國家下的部落。按道理來說,大漢與蘇毗少有交際,怎麼突然向河湟地區進攻。

去年在蘇毗進犯河湟地區後,劉禪委派馬隆、文鴦二將率軍征討。打了一整年,馬隆雖有戰功,受限於西藏的自然條件,加上地利不熟,僅行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