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謀,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業異動,以大漢的能力又如何不知道。而且大漢早已將吳國視作囊中之物了,若王凌率軍過江,大漢大機率也會順江而下,阻止王凌攻取江東。屆時大漢水師隔絕大江,彼時王凌的兵馬將成為甕中之鱉。
馬茂捋著鬍鬚,沉思說道:“朱符節所言有理,不知以尊下之意,我等當投漢乎?”
在這些人當中,朱真與朱志乃是兄弟,其間眾人又無尊卑之分,畢竟眾人不過是自感吳國未來沒前程,為了前途才聚集一起商討。因此馬茂雖是官位高,但其並非眾人的首領,也需要聽從眾人不同的意見。
朱真微微頷首,說道:“以吳國軍事要害來談,我吳國受制於大漢,其若欲滅我,不過輕而易舉之事。又觀天下大事,自漢帝登基以來,以西南一隅之地,稱霸寰宇,有平定天下之希望。”
“是故我等若舍漢而投魏,當舍明珠,而取木櫝也。以真之見,我等或可暗結大漢,內修甲兵,若得大漢號令,待孫權射獵之時,將其圍殺,囚禁公卿,攻取石頭城。”
朱真對著眾人侃侃而談他心中的宏圖大計,說道:“大漢荊楚之兵,可順江而下,不過數日便可抵達建業。屆時吳國亡也,我等亦能立不世之功,封侯授爵不在話下。至於魏國,其少有水師,又見漢軍兵至,其安敢異動。”
無難都督虞欽聞言,果斷拍桉,說道:“朱符節之言,當屬上策。大漢乃天下第一大國,國力強盛,兵強將廣,雖曹魏亦不能及也。我等不投漢,而投魏,當乃自尋死路。且君等不見廖式乎,其安享厚祿,當我等之前事也!”
這些欲離棄吳國的將校,可非拍腦門想做就做的。虞欽乃是吳國大名鼎鼎的精銳之師無難軍的都督,無難軍除了平時負責護衛皇宮,還跟隨孫權出征。
而符節令朱真其地位亦是不低,他負責傳達孫權命令和保管調兵的憑證‘符’和‘璽’等物,非親信不可任也。馬茂又是控衛京師外部防禦的軍事指揮官,執掌千人。
虞欽、朱真、馬茂等孫權的親信愛將,正在謀害孫權,他們能聯合在一起,可非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他們若想伺機反叛,又沒人洩密的話,其成功的機率還是很高的。
“對!當投漢,不可投魏也!”其餘眾人聽到廖式這個例子,紛紛應和說道。
相比於中原士人,他們更能感受到大漢給他們帶來的危險。除了長江、大海外,他們所有的邊界線都與大漢接壤,而且他們的君主孫權還為劉禪親自駕車過,大漢給他們帶來的心理陰影遠勝曹魏所給予的。
至於廖式的話,在當下的眾人眼中,他就是成功的例子。安享富貴,又登上了大漢這輛前途光明的戰車,實屬令人羨慕。
“那我等便向漢人投效?可惜某無大漢門路,不知諸君誰有在漢好友?”馬茂問道。
“在下有一好友在大漢任官,當可互通一二。”朱志說道。
“既然如此,勞煩朱賢弟了。”馬茂等眾人應和道。
“不敢!”
《三國志·吳主傳》:“秋七月,帝遊後苑,觀公卿射,徵西將軍馬茂、符節朱真、牙門將朱志、無難都督虞欽等謀逆,欲劫公卿襲帝,事覺,夷三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