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事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樞,外圍的部隊不準進入宮內,除非有天子詔書,方可進城。若無詔令進宮,乃是謀逆死罪。
當下曹芳出城,唯有郭太后可調動外圍兵馬,但郭太后卻是在城內,也就是說司馬懿奪取司馬門,其就掌握了郭太后,這可是政變的核心步驟。
司馬懿把奪取司馬門的任務交給了司馬孚、司馬師,他最看重的兩個人。
“來人,傳書信與司徒高柔、太僕王觀。言武庫已佔,懿入中宮,面見太后,已得太后詔書,以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據曹爽軍營;太僕王觀行中領軍,攝曹羲營。”
“其餘人隨某入宮,覲見太后,求得太后詔令,罷黜曹爽。待事成之後,於漳水浮橋處集結。”
“諾!”
政變之事,首在頭腦清晰,知道首要之事是什麼,次重點分明。畢竟事變時間短,任務重,若有差錯則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隨著司馬懿的命令下達,眾人分散行事。司馬懿自己率人進入了永寧宮,將被曹爽囚禁的郭太后,請了出來,並讓其下詔,罷黜曹爽兄弟,冊封重臣,委任司馬懿執掌大權。
擁有了合法權利,司馬懿憑藉其威望以及高柔、蔣濟、王觀等一眾老臣的幫助下,迅速掌握了鄴城上下。
初安之後,司馬懿提筆撰寫奏疏,向曹芳上表,陳述曹爽的禍國殃民,屢喪疆土,敗壞朝綱等罪狀,請求罷黜曹爽,免其兵權。
“來人將此奏疏上呈至陛下。”司馬懿擱筆,喚道。
“諾!”侍從捧著奏疏而出。
“父親這是為何?”司馬昭問道。
司馬懿笑了笑,說道:“恐嚇曹爽,讓其知曉鄴城已被我掌握,讓其止步不前,讓我等有時間,安撫人心而已。”
當下司馬懿才初步掌握鄴城內外,曹爽如果迅速回城,城內餘孽必會幫助曹爽,到時候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司馬懿這一封書信,不是上呈曹芳,而是給曹爽看,讓她止步不前,為自己拖得更多的時間。
“父親英明!”司馬昭稱讚道。
就在父子交談之時,蔣濟匆匆入內,說道:“太傅,桓範攜帶大司農印璽出城,投靠曹爽去了。”
瞬息間,司馬昭笑容轉為憂慮,說道:“父親,智囊出城,恐生事端。且其攜帶大司農之印,可召集調動天下糧草。若曹爽裹挾天子南下洛陽,與夏侯玄、夏侯霸等人匯聚一起,恐於我不利啊!”
司馬懿心中也是一驚,王觀接手中領軍後,自己為拉攏桓範讓他接管中領軍曹羲的軍隊,沒想到桓範執意不從,出投曹爽。
不過司馬懿還是故作鎮定地問道:“從何門而出?”
“桓範從昌平門而出,奔投曹爽。其守將司蕃乃桓範故吏,不知需當治罪否?”蔣濟問道。
司馬懿趁著蔣濟說話之際,仔細思量,答道:“司蕃有情可原,此番撥亂反正,其亦有功績,豈能治罪,還當賞之。”
說著,司馬懿捋著鬍鬚,譏諷說道:“桓範雖智,然曹爽不過駑馬,其念棧豆也,必不能用桓範之策。”
這麼多年下來,司馬懿可是把曹爽看透了,一個富家公子而已,缺乏果斷之能,又無謀略大才,安會捨得家富貴,從頭打拼。
司馬昭皺著眉頭,說道:“父親,話雖如此,但曹爽手上仍握有數千甲士,恐夜長夢多,昭願率甲士夜襲曹爽大營,剷除此患。”
司馬懿搖了搖頭,說道:“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逼迫太甚,恐會操之過急。”
“太傅,侍中許允、尚書僕射李豐到。”
“請!”
司馬懿一臉笑意地將二人迎了進來,說道:“許君、李君安好!今曹爽亂政,懿不得已撥亂反正。今西賊在外窺視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