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撫,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安撫,廖立給出了他的答桉,建議劉禪效彷劉邦封雍齒為侯的例子,重賞李輔。
當時劉邦遲遲沒有分封手下功臣將領,張良建議劉邦封他的仇人雍齒為侯,以來安撫將校的不平。劉邦從張良之策,功臣將領見雍齒都為侯了,自是不再擔心。
大漢所面臨的局勢與劉邦那時的情況不同,但內在含義卻是相同的。以鄧賢為例子的部分曹魏文武大臣,他們不是想為曹魏死戰,而是擔心劉禪會在一統天下後,清算他們過往之罪,這才不敢倒向大漢。
如今大漢若能重賞李輔這種叛逆之輩,那些心有擔心的之人見李輔這種人都可以受到封賞,乃至重賞,又何愁自己會被清算呢!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公淵所言頗有道理,傳令下去,冊封李輔為都鄉侯,受領清河太守,以示我大漢寬容之心。”
“諾!”
三國時期可非諸侯並起之時,三國各國的勢力逐漸固定,大漢既然想一統天下,就不得不接受魏、吳二國所遺留下來或好或壞的事物。
對於劉禪來說,如果他的大漢不想像西晉那麼畸形,或許平定二國後才是他真正治理華夏的開始。打天下難,但治天下或許更難,李輔、鄧賢不過是開胃菜罷了。
就在郄正奮筆疾書擬詔之時,廖立趁機將姜維奏疏奉上,說道:“啟稟陛下,姜幷州請議征討太原。”
“哦!”劉禪微微挑眉,問道:“司馬懿不是兵進翼城了嗎?伯約怎還請議討伐太原?”
“姜幷州言,司馬懿兵退泌水一帶,依託山勢修築營壘,停兵不前;平陽、河東逆魏將士皆有歸附。是故姜幷州以為今下當趁汾原大勝之際,司馬懿退守之時,迅速北上攻略太原,看是否有可乘之機。”
劉禪沉吟少許,說道:“平陽至太原實有數百里之遙,道路不便。伯約欲率軍北上攻太原,恐難成事也!且其若率眾北上,上黨之兵西進,或之如何?”
不是劉禪不看好姜維的進軍,而是太原城高且堅,歷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將被阻在太原城下,難以成功。
廖立捋著鬍鬚,說道:“姜幷州言其北上將試圖聯絡左賢王劉豹,看其是否願意為我大漢效力。其若願意,姜幷州則是聯合南匈奴部眾,攻克太原;若是不願,其當為攻略太原,以探深淺。”
“聯合南匈奴嗎?”
劉禪瞧著輿圖上的太原郡,思索說道:“既然如此,便讓姜維率眾二萬北上太原,以試探一二。再讓霍弋率兵一萬五千人分守平陽、翼城,小心上黨之兵。”
“諾!”
“對了!”劉禪看著輿圖,忽然想起走軹門陘的郭淮所部,問道:“逆魏司州援兵情況如何?”
“啟稟陛下,元將軍領兵據守橫嶺關,郭淮難以突破我軍關隘,反被元將軍率眾突襲之。今已撤至軹門陘廣闊處。若以戰局來看,郭淮所部或將撤軍也!”
廖立又手指向輿圖上洛陽南部,說道:“車騎將軍、前將軍率荊楚之士,北擊昆陽,或是戰況緊急。郭淮乃司州刺史,不過多久或需撤軍,以馳援昆陽。”
劉禪盯著輿圖,笑道:“南北呼應,逆魏疲於奔命。若無突變,戰事不久將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