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遷,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若賊兵東入上黨,兵鋒直逼國都,我大魏豈不危矣。不如遷於臨淄,避其鋒芒,以我大魏國之力,抵禦蜀賊,積蓄十年,自當恢復國力。”
高柔連連搖頭,說道:“以我國形勢,處於憂患之下,或可抵禦西賊;若遷至臨淄,卻未必能夠抵擋西賊。……且臨淄偏居東方,難以策應河北、河南戰事。”
高柔前半句話說得甚是隱晦,影射了當前曹魏的國情。目前曹魏在曹爽的治理下反覆折騰,若無蜀漢在外,估計還會大折騰。遷都到臨淄,遠離邊境,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利弊之語而已,以晏之見。臨淄背有烏山,東臨淄河,易守難攻,人口茂盛。若遷至臨淄,我等可引青徐兵馬逆黃河,西援洛邑、上黨,且中樞安穩,不易樂哉!”何晏說道。
沉默半響的司馬懿,慢慢悠悠地說道:“大將軍,可知泗水不流否?”
曹爽愣了愣,他怎麼知道泗水為啥不流,他又不是徐州人。
司馬懿見這些小輩不知他們爺爺曹操乾的好事,只得隱晦說道:“武皇帝兵入徐州,泗水為之不流,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殺戮過盛,恐已傷徐州士民之心。冀州、兗州乃我大魏龍興之地,以此為基,方可制衡中原。”
司馬懿對曹爽頗是無語,青州的割據勢力,直到曹丕上位才解決好。至於被曹操俘虜的百萬青州黃巾,不是安置在青州,而是安置在兗州。
曹操之所以屠城徐州,有部分的原因乃是曹操俘虜了百萬黃巾人口,這些人口可都是要吃飯的。那時候曹操的選擇只有三個,不是向袁紹借糧,便是留下自己喂得起的數目,以及向他人劫掠,以來供養這些百萬黃巾。
最後曹操做出了第三個選擇,收編黃巾軍,然後繼續帶著他們打劫吃飯。向東進攻徐州,屠了徐州數十萬百姓,掠奪其糧草。也就是說老曹家對那些百萬黃巾可是有活命之恩,對徐州百姓有不共戴天之仇。
曹爽臉色微紅,說實話他確實有遷都的想法,要不然也會讓鄧颺等人替出來了,畢竟鄴城臨近前線,中樞人心惶惶他也有害怕之感,若遷到臨淄會給眾人帶去安全感,他也能更好地掌握朝政。
曹爽輕咳一聲,說道:“遷都之議延後再提,今下賊兵猖獗,還需制衡,不知如何對之?”
“大將軍,往河內、上黨、洛邑派增兵馬,修繕城牆,積蓄糧草。遷邊境百姓至內地州郡,以守為上,非大兵不與賊兵作戰。”桓範建議道。
“可從大司農所言!”
眾人散去之後,司馬懿與高柔、蔣濟等人緩緩出殿。
高柔嘆了口氣,說道:“太傅,大將軍遷都臨淄,乃為避難。今十年間,國都若三遷,舉國官吏,必然人心惶恐,我大魏根基將亂也!我等還需以鄴城為都,自保朝綱穩固。”
曹爽等人遷都臨淄,只考慮到了中樞穩固問題,卻沒看到地方上官吏。看著中央頻繁變更國都,只會加深他們的不安。
司馬懿拍了拍高柔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暫且忍忍,我等自當努力為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