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措施,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此舉有失恰當之處,還請陛下重改詔令。”
被劉禪從長安喚來的夏侯玄跪在地上,懇求說道。
劉禪神情不變,只是反問道:“君以為朕重改詔書,能使司馬師、王凌等人罷兵寧事否?”
說著,劉禪站起身子,走到夏侯玄跟前,如實說道:“若按卿之所言,朕好生安撫,容忍王凌、毋丘儉等人把握兵權,讓其割據一方,漢令不可下達。縱使今日不反,今後亦反也!”
夏侯玄微微愣住,一時說不出話來。
劉禪扶起夏侯玄,問道:“卿可親手拔過蘆服(蘿蔔)乎?”
夏侯玄不敢直面劉禪,低頭說道:“臣未拔過蘆服,但食過蘆服。”
劉禪不顧禮儀,坐在階上,說道:“朕種過田,拔蘆服。拔蘆服時,往往能帶出大量盤踞在他身側的泥土。若要食用蘆服,需清洗淤泥方可食用。”
夏侯玄看著冷笑連連的劉禪,不敢相信地問道:“陛下是欲引出不從漢令之人。”
劉禪指了指身旁的階梯,示意夏侯玄與自己同坐,說道:“若按安撫之策,大漢雖受降曹魏疆土,但王凌、司馬師、毋丘儉之人仍會在地方作祟,屆時政令難達,大漢從何談及治理中原。”
“今時王凌、司馬師、毋丘儉等人反叛,猶如拔蘆服,不僅將蘆服拔出,還將其身側左右親信連根拔起。今起兵再伐,若能將其殲滅,天下反漢之人將會少矣!屆時施以新政,亦能達及百姓。”
笑了幾聲,劉禪說道:“嚴懲曹氏三代雖有樹天命之威之意,但主為此事爾!朕非暴虐之人,乃為速安天下不得已為之。”
劉禪還是儘可能把事情可控住,放過曹芳就是不逼反所有人。殺害曹魏象徵統治者的曹芳,這是大部分臣子來說,無法忍受的事。而且劉禪能夠憑藉曹芳這面旗幟,就在中原上佔據著大義,平定叛亂也更為簡單。
總之劉禪的操作是在選育,把那些不會服從大漢的人選出來,清理乾淨。服從大漢的人,將他們留下安撫。
夏侯玄也不勸諫劉禪了,而是擔憂說道:“司馬師扶持燕王曹宇於幽平舉兵;王凌、毋丘儉以楚王曹彪為帝謀反。南北皆有戰事,且今冀州尚未完全安撫,不知陛下欲如何平叛?”
司馬師跑到幽州去見了燕王曹宇,並且說服燕國官吏,推舉曹宇為帝。曹宇在薊縣登基,下詔伐漢,並以司馬師為大將軍,領幽州牧……。詔書傳到平州時,玄菟太守王頎、帶方太守弓遵等平州官吏歸順曹宇。
王頎、弓遵便是司馬師口中的餘恩了,司馬懿征討遼東,在遼東留下一批舊屬官吏,蒙受過司馬懿之恩。而且高句麗、鮮卑遼東慕容部落也跟隨過司馬懿作戰。
不過司馬師雖然跑到幽州,但他的弟弟司馬昭卻被韋虎誅殺。
司馬昭駐防上黨,奉司馬懿軍令北上襲擾姜維糧道,被韋虎所擋。在司馬昭歸降期間,韋虎察覺到司馬昭密謀反叛,將他當場誅殺。
劉禪沒有回答,而是問道:“泰初,今中原初安,不知卿可有何教朕?”
夏侯玄沉吟少許,說道:“中原地域遼闊,然人口不盛,今其初附,臣以為魏之官吏,當擇善而用之。其次,中原初安,若於治地方,首在治郡,郡縣若寧,則百姓安也。今陛下於郡上設州,不利郡縣知君,亦會使士族盤踞鄉間……”
“若依臣之見,可派名高威重之人,選拔逆魏舊吏,收河北士人之心。虛設州吏,讓尚書檯閣管轄中原郡守,郡守直達長安,朝廷可隨知郡縣動向,待中原安寧之時,設州刺史治之,亦是可行。”
“同時廢除屯田舊制,罷屯官為地方縣長;輕徭薄賦,賦稅半之,以悅百姓之心。百姓心安,則不與逆魏叛軍,同流合汙,亦能地方速安。此乃臣淺薄之見,願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