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士人,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陰沉得如同墨汁一樣,暴雨嘩啦啦地下,在街道的低窪處形成一個個水窪,積水又順著排水渠道往城外流去。
宮門大開,清涼的雨水帶走宮內的暑氣。
劉禪身著夏衣,坐在榻上,手中提筆批改著奏疏。自他從河北迴來,也有些許時日了。那時由太子劉璿率文武百官,出門恭迎劉禪。
劉禪接見完了眾人,沒有先回宮,而是看望了飽受病痛折磨的董允。
董允見到劉禪歸來歡喜不已,君臣二人對朝中的政務談論了許久。待劉禪臨走時,董允勸諫了劉禪不可暴虐,需以仁德治世。無論是冀州、司隸、荊湘等州人士,自入漢以來,便是漢臣,需對國內臣民一律平等,方可使漢室興復。
劉禪對董允病危的話,態度誠懇地應下。
當然劉禪也並非口頭答應,而實打實地記到心間,也有落實下去。
就拿治國來說,劉禪也必須著重任用那些才能出眾的中原士人。
如西北以武力出眾,若以治政來說,這麼多年下來,西北可沒出什麼治國大才,多是那些驍勇善戰的將校。
巴蜀雖然文化昌盛,也撐起了大漢的半邊天,但大漢不可能永遠只任用巴蜀士人,而且論質量上他們確實不如來自中原計程車人。
至於荊楚,由於常年戰亂,大漢雖拿下了荊州,但也青黃不接,無一人能比肩蔣琬、費禕等大才。
如今來自關中計程車人逐漸上位,如杜恕、魯芝、皇甫隆等人。大漢若要治理遼闊的冀、兗、豫、青、徐等中原五州,僅靠這些人才可是不夠的,而且他們也不夠了解中原情況。
迫於如此情形,劉禪發現與其被動地讓中原士人融入大漢,不如主動地接納這些中原優秀計程車人。畢竟曹魏雖是有罪,但其麾下的人才當是無過。
劉禪在這幾日間,聽取夏侯玄建議,提拔了大量的中原士人出任地方郡守,或是擔任朝堂上的官職。如應璩、劉靖、盧毓、鍾毓、傅嘏、荀勖、王沉、裴秀、王弼等人。
涿郡盧毓,盧植之子,因盧植緣故勉強能與劉禪夠得上關係。劉禪也不吝嗇,委任他出任青徐慰撫使,考課青徐二州官吏,整治地方吏治。
劉禪也安撫了豫州沛國人劉靖,他作為故揚州刺史劉馥之子,有其父舊風,在曹魏歷任廬江太守、河內太守、尚書等職位。在司馬懿上臺後,他接替李勝出任幽州刺史,開墾邊土,督幽州軍事。
其歸降後,劉禪看重他處理邊疆事務的能力,委任他為幷州刺史,授予其整頓幷州政務的重任。
亦或是如汝南人應璩,其乃建安七子應瑒之弟,博學好作文,善於書奏,舊任侍中。劉禪任命其為太子中庶子,輔左太子劉璿。
在短短几月時間內,憑藉夏侯玄過人的威望,劉禪透過曹魏賢才的互相推舉,大漢頗為快速地吸納這些舊人。
在中央上,對於蔣琬的繼任者,劉禪在深思之後給了費禕,委任他為司徒,錄尚書事。
當下大漢鯨吞中原,不僅要處理國內事務,也需要穩重地治理中原州郡事務。如此人選之下,擅長長袖善舞的費禕無疑是合適人選。
費禕雖然執政保守,墨守成規,但在如此這個時候,就是需要費禕這種執政者。在諸葛亮時期,魏延與楊儀互相爭鬥,常靠費禕緩和二人關係。在蔣琬執政時,蔣琬也常倚重費禕緩和他與楊儀等人關係。
除此之外,費禕執政也以寬濟為主,能較好地治理中原,團結中原士人。
不過劉禪在尚書令上卻是思索良久,沒有決定誰出任尚書令。
提筆間,面對眾人上表提議的不同的尚書令人選。劉禪思索良久,終於任命夏侯玄出任尚書令。當下中原戰事未休,夏侯玄作為大漢的外戚,以他的才能與威望,能夠幫助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