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江淮,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兼併江左,以定南事。”
羅憲認為曹魏已經被滅,天下僅剩吳、越二國尚未歸附。如今霍弋統率大軍抵達壽春,與江東就間隔一條長江的距離,不如將降服吳、越二師,順勢進軍南下,徹底統一天下。
“哈哈!”
霍弋拍了拍羅憲的肩膀,笑道:“令則之言,乃是良策。然江左之事,本將心自有定數,令則可觀後事。”
“諾!”
羅憲抿了抿應道。
其實不用羅憲這麼提,霍弋與劉禪往來的密疏,早已確定了兼併江左的計劃,甚至計劃已經在實施當中。
漢軍營帳內,諸葛恪與施績臉色不太好看,攻破壽春城後。他們被漢軍甲士‘請’到大營當中,鄧芝與他們溝通歸降大漢之事。
大漢一統天下,他們不是不知道。在劉禪詔令他們出兵北伐時,他們心裡大概也有數了,王凌死後,他們越國離滅亡也是不遠了。
同時王凌也不是沒有聯絡過他們,但是他們畏懼大漢的力量,擔心自己與王凌聯合,會被大漢一起解決。故而孫和也是猶豫,不敢出兵應和王凌。在劉禪的詔書送達之後,見越國出兵了,他們才慢慢吞吞地出兵。
當下王凌身死族滅,他們本以為過些時間才會輪到他們。可沒想到霍弋直接過河拆橋,向自己等人下手。
投降大漢,他們不是沒有想過,但被漢軍這麼挾持,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
不過當下這個時候,也輪不到他們猶豫太久。在他們的另外一座營帳中,還有吳國的全琮、全緒父子也在思考著歸降大漢。
施績嘆了口氣,說道:“今下大漢一統天下之勢明瞭,負隅頑抗實非明智之舉。今下我等若歸降大漢,主公仍不失公侯之位,宗廟仍可存之,江東百姓亦能倖免於難。”
諸葛恪也是應和說道:“昔陛下遇刺身死,國家中分,二國戰亂不休,生靈塗炭,恪每每見之,於心不忍。今天下歸一,實乃大勢,我等當為百年大計而事。”
頓了頓,諸葛恪說道:“大漢天子聖明賢德,能以西南一隅之地起兵,終定天下,非是凡君,當功蓋高祖,武勝世祖也!”
諸葛恪與施績互相給了臺階,二人心有靈犀地走出營帳,卻見全琮父子也同時地走出營帳。
諸葛恪發聲冷笑,顯然他對全琮父子心生不滿。而全琮父子也是看不慣諸葛恪,怒目以視。經過孫和、孫霸長年的鬥爭,二國士人從公事牽連至私事上,又從私事上升到公事上,相互仇視,相互廝殺。
四人對視之時,等候許久的鄧芝走了上來,笑道:“陛下常言識時務者為俊傑,今下我大漢又得江左俊傑也!”
“驃騎將軍已在大帳設宴,慶賀平定曹彪之亂,併為吳越歸一慶賀。”
“多謝鄧君!”
在鄧芝的強壓下,諸葛恪與全琮放下了心中的不滿,友好地進入大帳內,拜見了霍弋。
次日,吳、越二國將領留在壽春,書信回國,勸降孫和、孫霸及眾人歸降大漢。
而霍弋也以便宜行事之權,在壽春救濟受戰亂影響的江淮百姓,減免江淮百姓的二年賦稅,二年後他們也僅需出一半的賦稅即可,五年後正常繳納賦稅。
“啟稟將軍,我軍在城外抓獲一人,此人收斂叛將令狐愚屍首,併為其安葬。敢問將軍如何處置?”侍從稟告說道。
“哦?”
處理軍務的霍弋站了起來,好奇問道:“此為何人,敢如此大膽,將其押上來。”
“諾!”
身材壯碩,面容剛毅的年輕男子被侍從押了進來。
“令狐愚乃叛軍之將,你是其何人,敢為其收攏屍首?”霍弋問道。
“在下馬隆,泰山郡人士。令狐愚乃我故主,委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