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盛宴,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月,成都。

涼爽的宮殿內,劉禪正與費禕對弈,二人身前擺放著精美的糕點甚是誘人,騰騰的霧氣縈繞在茶盞之上。

自從諸葛亮選費禕作為他的傳承人之後,費禕先是從侍中轉為中護軍,又遷內府司馬,在攻取關中之後,費禕從司馬升任為前軍師,協助右將軍高翔執掌前軍。

不過由於諸葛亮長期在關中治政練軍,作為前軍師的費禕反而是留在關中協助諸葛亮處理政事。

可以說大漢目前有兩個政治中心,一個在長安治理關中以及西北事務,另外一個在成都治理益州及南中事務,其領導人分別是諸葛亮以及蔣琬。

如今的諸葛亮雖兼任益州牧,但益州事務卻是集中在成都解決,他這個的益州牧已經是名不副實了。現在諸葛亮留有益州牧也只不過是出於對他的尊重而已,也告知諸葛亮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畢竟對平定關中具有大功的黃權如今也只不過是遙領幷州牧,在名義上與諸葛亮平等。

至於劉禪的話,作為君主的他兩方面的事務都有關注,做決定前也有諮詢諸葛亮的意見。

劉禪兩指夾著黑子,下落棋盤,關心說道:“朕與文偉許久未見了,不知近況如何何時再行北上。”

費禕露出一絲感激之色,說道:“啟稟陛下,臣於關中安好,多謝陛下掛念。此次臣受上丞相之令回成都,為開墾鄭白渠農田,督運大批農具至關中;並與尚書令核對蜀錦數目,售賣於西域諸國。應會在七日後北上關中。”

“哦!涇水疏通了。”劉禪好奇地問道:“鄭白渠灌溉田畝與前漢相比偏差多少”

費禕握著白子,沉吟少許,說道:“與前漢灌溉四萬餘頃良田相比,據我等推算略有減少,但並不多。只是如今關中百姓人少,許多田畝還無人可領,故上丞相特意讓我大軍於附近耕種,以為軍屯,為東討逆魏積蓄。”

按照大漢的名田制滿編授田計算,四萬餘頃良田要授予四萬戶——六萬戶百姓,大約在二十萬人——三十萬人之間。如今缺額甚大,一旦大漢能把鄭白渠的田畝全部授予出去的話,基本代表著關中初有生機,大漢東征的糧草就不用那麼的擔心了。

頓了頓,費禕補充說道:“陛下新設的右三衛的五千餘戶兵丁皆已搬遷至渭北,受領良田,以為耕種。上丞相安排將校授軍陣、士子傳經學。”

劉禪落子間,看了眼費禕,笑道:“右三衛新設還需多多操練,文偉回長安後可告訴上丞相,今明兩年可能還有二、三萬羌夷百姓北上,可充實我關中人口。”

費禕不由一喜,說道:“禕自當回稟上丞相,讓上丞相備好農具以待羌夷百姓北上。”

現在對於大漢來說,只要是百姓就要,甭管是不是漢人。反正等局勢穩定下來,這些已經適應環境的羌人,自然也就慢慢的漢化。畢竟羌氐百姓會農耕,也與漢人有接觸,教化之下漢化不難,與來自草原習慣放牧的鮮卑胡人不可相提比論。

君臣二人下棋間,費禕想起什麼,從懷中掏出銅錢,說道:“啟稟陛下,今歲吳主新鑄銅錢,號‘大泉五百’。將大泉五百推廣於國內,此枚銅錢乃是與我大漢交好的商人特意獻上。”

“嗯”劉禪捏著銅錢,仔細瞧了瞧,冷笑道:“孫權鑄造大泉五百,推廣國內,不過欲效仿我大漢當初充盈府庫之舉。其大泉錢只比我大漢略重一些,卻五倍於直佰錢,孫權莫非昏了頭”

孫權鑄造的大泉五百可謂是喪心病狂,大漢的直百五銖品相好,製作精良,重量在10克左右,約是普通五銖錢重量的三倍。而孫權制造的大泉五百,重為12克,僅比大漢的直百五銖重上兩克,而價值卻高達五倍,令人咋舌!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各國貨幣陷入一個比爛的時代。東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