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詭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其麾下有三子,長子立改治素有名望,次子刺善受狼路寵愛。狼路若一死,麾下部落將多是離散,三子必爭羌王之名,而互相拼殺。”
廖立微眯了雙眼,將沉澱已久的詭計說了出來。
“陛下可在成都坐觀三子爭王成敗,待犛牛羌兵盡而民乏之際。大漢可揮軍南下,收攏漢嘉諸羌部,將犛牛羌或遷或編戶於漢嘉。將不廢兵力,而空得數萬百姓,又可疏通犛牛道,穩定越巂局勢。屆時成都西陲羌夷,將僅剩汶山諸羌也。”
聞言,劉禪舔了舔乾燥的嘴唇,很是心動,說道:“狼路乃我大漢?毗王,受朕親封。行如此之事,恐會惹他人非議。若傳散出去,大漢降服諸夷,將有不服。”
廖立此計好雖好,但是太過歹毒。大漢與蠻人的外交聲譽會容易受損。特別是此地靠近南中,若讓南中蠻夷聽聞,必有不滿情緒。
廖立捋著鬍鬚,淺笑道:“如果若是弋人於途中伏殺我大漢?毗王狼路,陛下將以為如何?”
說著,廖立自信地嘿嘿一笑,說道:“弋人畏懼我大漢聯合犛牛羌王征討其,故伏殺我大漢?毗王狼路,惹陛下震怒不已,下令三王子為?毗王報仇。其三子則內有暗鬥,外有弋人,犛牛羌亦將勢弱。”
“兩虎必要一傷,弋人元氣大傷,陛下遣使安撫弋人,將可讓弋人入大漢居住。而後陛下又封勢弱二王子為犛牛王,必將惹大王子與三王子不滿,將可彷上述前言。”
劉禪眼睛一亮,這次計策比廖立之前說的計策更加完善,大漢能從中獲取的利益也更多。如果真能成功,大漢至少可以獲得弋人以及羌人百姓在五萬人以上,對於大漢來說可以相對於一個郡的人口。
上次鄧芝從武陵地區遷回三萬人,便在巴地新設了三個縣。而這次將可以遷往關中,充實人口。
劉禪也不裝了,直接說道:“卿以為誰可擔任此人選?”
廖立眨了眨眼睛,正義凜然地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魯侍中見識過人,又有勸降長安功績。其有大才,不如令他處理此事。”
呵呵!讓你搞我魯芝,老子讓你遠離陛下,和山溝溝裡的蠻夷玩,看你怎麼作妖。
劉禪沉吟少許,微微頷首,說道:“卿之言甚善。詔魯芝假節,擔任護弋羌校尉,振威將軍,處理西陲羌弋之事。”
“諾!臣即刻擬詔。”廖立笑呵呵地走了。
廖立走後,劉禪命人叫來大皇子劉璿,隱藏自己的想法,詢問劉璿要不要行暗害狼路以及挑撥弋羌之策。
儒雅的劉璿踱步一二,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以為此策甚好。如今關中缺乏人口,狼路被我大漢武力所懾,不過暫時臣服。我大漢今征討沫水羌後,以弋人實力,必不能敵狼路。”
“若不行此策,我大漢將提防狼路做大。故此策應當行之,若能使弋、羌二民歸附,漢嘉則寧也。”
聽著大皇子道破實際的言語,遠不似外表溫和,這讓劉禪很是滿意。此行出來,義子周沐兵略表現出色,庶長子劉璿內慧外溫,又有俘民,收穫甚大。
劉禪拍了拍劉璿的肩膀,欣慰說道:“璿兒不錯。回成都後,你過些月,前往武都郡,尋找你二叔。其為太守,在他身旁觀郡縣之政,將有裨益。”
“諾!兒臣謝過父皇。”劉璿恭敬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