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前鋒,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潼關小谷。

數百名漢軍士卒,沿著茂密的叢林間行走著,沿途砍伐樹木,開闢道路。而在他們身後千餘名的漢軍士卒穿著戎服,未著甲冑,而是將甲冑放在南中馬上,同時還讓它揹負著糧草,士卒自己們僅揹負著兵器、弓弩。

中國古來有四大馬種,即蒙古馬系、西南馬系、河曲馬系、哈薩克馬系。在大漢一統西部之後,手中握有的戰馬資源已非十餘年前僅一州之地所可比,此四大馬種基本落入大漢手中。

其中的哈薩克馬系因為產於伊犁,大漢只能說有,不能說成規模的擁有。剩餘的三大馬系,大漢國中基本都擁有,並且成規模地應用於大軍之中。

如河曲馬,由於它體大,骨量充實,筋腱強健,衝擊能力強,大漢將其應用於具裝騎兵上,如青甲衛陷騎的專用戰馬。‘涼州大馬,橫行天下’其中的大馬便是河曲馬。

蒙古馬的話,由於它耐力強,勇猛無比,能在長途跋涉,又無需精糧,是故大漢基本將它用於輕騎以及普通騎兵上。

至於西南馬,隨著大漢馬種的健全,因為它個小的緣故,基本從騎兵配置中消失。又由於它馱載能力強,善登山越嶺,轉而多是配備在步卒上,特別是善於山地戰的巴蜀士卒軍中,方便大軍的奔襲。

如今大漢為了繞後襲擊潼關身後的弘農郡,劉禪特意為大軍的前鋒挑選精銳士卒搭配南中馬用於突襲。

漢軍士卒沿著山谷間狹道中來回穿梭,道路極其險峻難行,兩側山體聳立筆直,若是有敵軍在此伏擊,漢軍基本是要全部折在此地。

忽然,探路的斥候,沿著山體邊緣奔跑而來,抵達劉林身前。

“啟稟將軍,十里地之外的前方谷口發現魏軍營寨。”斥候稟告道。

“魏軍營寨?”隨軍諸將驚呼道。

“正是。”

“拿輿圖來。”

劉林拿過簡陋的輿圖,將其攤開檢視起來。在這潦草而又粗略的輿圖上,依稀可見魏軍營寨是設在當口處,防備漢軍突襲此處。

瞧著輿圖,劉林蹙著眉頭,陷入難境之中。本是突襲戰,如今魏軍有營壘防備小道,自己打還是不打。

此戰身為參軍的黃崇趁機問道:“敵軍營寨守備或人數如何?”

“啟稟參軍,敵營不過千人,雖有營寨,並不嚴整。只是營壘位於險峻之處。”斥候答道。

黃崇端詳著輿圖,似乎看出了劉林的難處,建議說道:“劉將軍,當今之勢,應當速取此營。我軍奔襲於此,賊軍雖然有設營,但敵軍寡而無備。我軍以有備之軍,襲擊無備之營,必能破之。”

劉林看向黃崇,遲疑說道:“我軍雖是整齊,但敵軍營壘立於險要之處,甚是難攻。”

“將軍,琿以為可從黃參軍之言。”一名漢軍將校汗流浹背,頭髮凌亂著說道。

劉林有些惱怒別人打攪話語,轉頭望去見那人正是陛下義子周琿,轉而心態放緩,問道:“孟潤有何建言?”

周琿拱手行禮,說道:“在下隨斥候前探,發現此營壘雖位於險峻之上,但亦有機可破。”

說著,周琿在地上模擬出魏軍營壘的位置,說道:“將軍,魏軍營壘背山臨下,頗是險要。但卻有一小道可上至山峰,將軍率軍前攻,琿率小部居高臨下以為策應,便可破此寨。”

劉林大喜過望,說道:“既然如此,便從伯閎(黃崇)、孟潤之言。只是破寨之後,恐會驚擾敵軍,我軍當如何是好?”

“今時應速向前將軍請援,待破寨之後,觀魏軍動向。敵眾我退,敵寡我進。”黃崇說道。

劉林作為突擊前鋒,乃是試探魏軍小關道虛實,又是為王平大軍充當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的前鋒職責。王平率四千人居後,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