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尋路,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大軍,趁著包圍未合攏之際,沿著肥水向後撤軍。
卻不料剛從險中脫困,如今又撞上了曹爽大軍。若僅是阻敵倒還好,糟糕的是曹爽把連線肥水與濡須水之間的人工河道堵住了,並在將軍嶺兩側設營防守。
加上身後追擊的王凌、滿寵等軍,四面包圍之勢躍於圖上,孫權與吳國諸將徹底明白,曹魏給他們挖了一個多大的坑,引誘著他們往裡面跳。
溫和穩重的諸葛瑾,不由慌張起來,說道:“文欽潛入我軍,魏人已知我軍虛實,命人阻塞河水,使我等難以行舟,加之後方追兵。我等不如棄船,上岸繞行山嶺,返回巢湖。”
全琮搖了搖頭,說道:“我軍輜重、糧草皆在船上,我軍若捨棄水道,繞行山嶺返回,則糧草輜重全失,亦會因路途遙遠,被魏軍騎卒追上。我軍若能攻破曹爽大軍,沿濡須水返回巢湖,遣人喚來水師,將可倖免於難。”
諸葛瑾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如何攻?賊軍鐵騎就在身後追趕,明日騎卒便能抵達,若是日夜兼程,明晨便能與乘小舟的步卒同時抵達。兩日後,魏人大軍便能全部抵達,將我軍圍殲於此。”
全琮瞬間語塞,魏軍的騎卒可非吃白飯的,而是能夠日行百里。以騎卒的追擊速度,確實能夠做到諸葛瑾所說的明晨抵達。只是諸葛瑾對魏軍大部隊的行軍速度有些誇張,數萬人的部隊基本是日行四十里左右。
至於魏人強行軍的話,基本不可能。畢竟孫權手上有近十萬大軍在手,若是強行軍,大量體力弱計程車卒掉隊,吳人以逸待勞,大破魏人的機率也不是沒有。
孫權手按劍柄,站起身子,盯了眼爭執的二人,冷冷說道:“大軍壓境,二人在此爭吵,豈非愚人所為。如今之勢,我大吳應當齊心協力,共求生路而已。”
二人低垂腦袋,不敢面對孫權的眼睛。
孫權深呼吸,冷靜說道:“如今之勢,當有取捨,方可使大軍求得活路。捨棄舟船,我等步行,方可生機。只是前路被阻,還需探查兩側道路,尋求突圍之道。”
當聽到取捨二字之時,眾將心中一跳,垂首埋頭,不敢直面孫權,應道:“請陛下示下。”
孫權目光落到諸葛瑾身上,說道:“大將軍立刻挑選斥候向南探尋道路。”
“諾!”
遲疑半響,孫權說道:“我軍探尋道路,耗時不小。今王凌在後追擊,曹爽在前阻擋,不知此二敵誰敢應戰。”
此言一出,眾人鴉雀無聲。不管是迎戰曹爽,還是阻王凌進攻,基本都是九死一生之局。基本是拿著自己的部曲,給其他人爭取逃命的時間。到時候他們人跑了,自己卻不一定能夠留下來。
孫權握緊劍柄,心中很是惱怒,卻不能發作。這些國中將領在面臨困難之時,卻不願為國出力,而是心中打著小算盤。
寂靜半響,留贊挺身而出,揚聲說道:“陛下若不以臣官職卑賤,臣願替陛下殿後,阻擋魏軍鐵騎以及王凌大軍。”
孫權見留贊出列,很是感動,說道:“國事之下,無論官職高低。留卿願為殿後,便可稱為英豪。朕命卿為橫野將軍,授卿八千兵馬,以阻魏軍之勢,如何?”
“臣多謝陛下。”留贊鄭重行禮說道。
“攻曹爽,誰敢應戰?”
朱桓咬了咬牙,拱手出列說道:“啟稟陛下,臣老矣,身有多病。臣願為陛下,攻曹爽,為掩護大軍繞行。”
“休穆?”孫權驚訝地喊道。
朱桓澹然一笑,說道:“臣縱橫淮南,魏人見之而膽怯。今攻曹爽,勝負豈可能料。若攻破曹爽大營,我軍即可順水而下。若能牽制曹爽,陛下可率大軍後撤,臣自當為陛下殿後。”
孫權心中五味雜陳,說道:“休穆、正明,你二人心中有何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