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察覺,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淮南,安豐。
初春時分,天氣灰朦,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恍如煙霧般,瀰漫在天地間,頗有意境。若是太平,正值春耕之時,或合安豐‘安康豐樂’之語。
只可惜的是,如此之景卻被戰雲所籠罩,此時的春雨好似為這場戰事亡者提前超度所下。
徵東將軍王凌早奉曹叡之命,恍如開了天眼,南下屯住安豐鄉。與從合肥北上的朱桓大軍撞了個正著,兩軍在安豐附近展開對峙。
身為先鋒的朱桓,正在土丘之上,眺望著魏軍營寨,不知作何思慮。
派遣而出的斥候喘著粗氣,回稟道:“啟稟前將軍,前方魏軍乃徵東將軍王凌,兵有萬人。觀其營寨佈置,後續應有援軍。”
“父親。”朱異揮手讓斥候退下,說道:“敵軍雖有備,但人數不多。我軍既為先鋒,不如主動出擊,與敵廝殺一場。待陛下率大軍後至,即可將其全殲。不知父親以為如何?”
初入戰場的朱異被王凌的萬人所吸引,想要趁機將王凌留住,集結大軍將他圍殲。
朱桓捋著鬍鬚,自語說道:“按文欽所言,州郡士卒多有休假,王凌所統士卒不假。只是文欽歸附,合肥淪陷,壽春以南幾乎全入我手。我軍又舉兵十萬進攻,但為何王凌能毫不畏懼,駐守安豐以待我軍。”
聞言,朱異也皺起眉頭。安豐並無險阻,一片遼闊,極利於大兵團作戰。王凌身為徵東將軍,有固守壽春的職責。如今放棄芍陂地利,又捨棄壽春堅城,出軍野戰,不符合用兵的正常道理啊!
“父親以為王凌有詐,欲引誘我軍進攻。待援軍抵達,兩軍相合,以潰我軍。”
朱異不愧是將門虎子,一點就通。
說起詐術,朱桓不由來回踱步,說道:“詐?我非擔憂王凌有詐,而是擔憂文欽有詐。”
說起兵家虛實之策,朱桓可是頗有心得。
當初夷陵之戰後,曹丕舉兵三路伐吳,大司馬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朱桓先中了曹仁的聲東擊西之策,致使濡須城內兵不過五千。朱桓絲毫不懼怕,來了招示敵以弱,讓曹仁中計大敗而歸。
後面石亭之戰更不用說了,引誘曹休入套之後,朱桓請命率大軍截斷曹休後路。陸遜雖不納,但還是派遣少數士卒斷後。可惜賈逵趕到,救下曹休。
身旁的朱異臉色一變,驚呼說道:“文欽有詐?”
如今的文欽不僅取得了孫權的信任,也取得了東吳眾將的信任。眾人或許對他過高的官爵有異議,但是卻對他的投降行為並無懷疑。
“正是。”朱桓蹙眉垂首,踱步說道:“文欽此子言語間看似豪爽粗鄙,一心為國。但是所言之語,並非單純武人,其為人文采亦不弱也。而且最重要之事,我曾於十幾年前,洞口之戰見過他,可是卻想不起此人入誰帳下效力,不過為父能肯定此人定不在曹仁麾下效力。”
說話間,朱桓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利用他自己過人的記憶力,使勁回想自己見過文欽的詳細地址以及時間。
身為兒子的朱異相信了朱桓的言語,可是知曉自己父親驚為天人的記憶力。數萬部曲及家卷能全部記住,而且時隔多年依然不忘。
“王凌?”
“不。”
朱異跟在朱桓身側,說出鎮守過江淮地區魏將的名字,以為提醒。
“賈逵?”
“不對。”
“滿寵?”
朱桓搖頭,說道:“文欽不是這些人手下。”
“莫非是張遼手下?”朱異再次提醒說道。
此言一出,朱桓停下腳步,好似回憶起了什麼,記憶在腦海中如泉水奔湧而出。
當時張遼、王凌在洞口大破呂範,而自己在濡須口逼退曹仁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