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二章 迎戰,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四日。

五丈原以西二十里地,有著一處鄉亭,名為釣渭鄉。往西行,在陳倉城以東,又有太公湖,相傳此地乃姜太公釣魚之所。

從去歲建興十二年開始,此地便在漢軍的控制之下。初時雖有驚擾,逃入山嶺,但見漢軍無害,當地百姓也紛紛出山,重新迴歸正常的生活。大漢為了安撫百姓民心,嚴苛的軍律約束士卒,使他們對當地百姓的秋毫不犯,還沒有徵收當地百姓一年的賦稅。

但隨著漢魏兩軍戰火波及到此處,又為了躲避戰火,百姓便多逃入山間。此時的聚落中少有人煙,甚是寂靜。不過隨著春耕將至,少數百姓不得已留在此地,以為耕種。

天色微亮,扛著農具的百姓稀稀疏疏地散佈在聚落間,睡眼朦朧地向著不遠處的田地走去。

“噠噠噠……”

急促的馬蹄聲從遠及近響起,數十人的紅衣玄甲的騎兵飛馳而來,騎卒之間距離拉得很大。

“御!”

為首漢軍將校勒住韁繩,緩緩停在道路上,朝著田間的農夫,大聲喊道:“這裡即將有大戰,你們這些人去山麓間躲幾天,免得刀劍無眼,傷到你們。”

散落於田間的農夫見是漢軍士卒也不害怕,而是朝著他們問候道:“能把那些魏軍趕走嗎?”

諸葛亮在渭南屯田與民無爭,與民同耕的行為,收穫了當地百姓民心。膽大的老百姓們對漢軍並不害怕而是敬重有加,特別是去年一整年沒有任何稅收,讓老百姓對漢軍頗有好感。

漢軍將校微微一笑,應道:“能!”

農夫拄著鋤頭指著西面,喊道:“今早有魏軍斥候在這出現,在東面十五里地有魏軍營寨。”

漢軍將校拱了拱手,感謝道:“多謝!”

說著,漢軍將校從馬身上卸下一袋子的口糧,扔在草叢上以為答謝禮。然後輕輕一挾馬腹,馬鞭狠狠的甩在馬臀上,驅使著胯下的戰馬的向農夫所指的方向而去。

這些漢軍乃是黃權大軍的斥候部隊,奉命探查前路,搜尋是否有伏擊之兵。畢竟渭南靠近山麓間,多有廕庇之地,防止魏軍又在途中設伏。

在斥候過去後不久,便出現了大隊人馬舉著火紅色旗幟,士卒分列道路兩側,道路間漢軍騎卒牽著戰馬前行,這是漢軍前鋒柳隱所部。

在斥候來往穿行間,黃權統率的中軍士卒也抵達此處。黃權站在戰車上,看著四周的情況,只見剛剛還在田間準備耕作的百姓,早已經跑得沒影了,田間甚是寂靜。

年歲漸長的黃權又因為長期生活在隴右寒冷地帶,得上了風溼病。每逢陰寒潮溼之際,腿腳便疼,黃權出行多以乘車代替騎馬,步行也常需拄著柺杖。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此時,斥候隊率騎著戰馬風塵僕僕地走遠處而來,停在黃權車駕前。

黃權示意停下戰車,問道:“前方情況如何?”

“啟稟車騎將軍,前方十二里地外,有逆魏大軍正向我軍而來,人數不在五萬之下。”隊率神情嚴肅地稟告道。

此言一出,身旁的十幾名將校看向黃權,等候其安排。

黃權扶著木樑,微微蹙眉,說道:“拿輿圖而來。”

黃權沒有想到曹叡舉兵連日進攻五丈原,今不休整幾日,馬不停蹄地主動進軍與自己野戰,頗有不解。

“諾!”

侍從背上卸下輿圖,攤開在黃權身前。黃權目光移動到釣渭鄉所在地,又抬頭環視周圍的地形,思量著目前形勢。

霍弋驅馬至黃權車旁,低聲問道:“車騎將軍,今賊欲與我軍野戰,今若奈何?戰否?”

黃權低頭看著輿圖,澹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