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阻敵,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議論紛紛,各有猜測之言。
半響後,郭淮抬頭出列,正色說道:“啟稟大將軍,在下以為諸葛亮或遣將走採桑津,取北屈城(今山西吉縣)。北屈城乃往來要道,上接太原,下抵河東。北屈城南下為前軍,護衛諸葛亮大軍渡河。”
“又可東進攻皮氏城,佔臨汾等城,劃汾水與我大魏為界。斷我軍與太原、上黨聯絡。屆時蜀軍將可外聯匈奴,西合黃權,上取太原,東進上黨,將可全據三晉之地。”
採桑津,清水注入大河之處,壺口瀑布下游。春秋之時,晉裡克帥軍,準備征討戎狄,卻被戎狄擊敗於採桑。至於北屈城,東漢之後多有廢棄,前些年聽取郭淮的建議有所修繕,但卻未有重兵防備。
而且北屈之地周圍地勢複雜,一旦漢軍站住腳,魏軍想要擊敗就困難了。而且他這個位置與諸葛亮大軍所在的龍門渡,皆在汾水以北。
諸葛亮趁勢過河,兩軍匯合,就可以深入汾水流域,攻城略地,以司馬懿手上的兵力,將難以抵擋諸葛亮的進攻。特別是大漢佔據臨汾,那麼直接切斷了河東與上黨、太原的聯絡。
諸葛亮分遣別部,就可以深入幷州沒有防備的腹地,攻佔上黨、太原二郡。加上在蒲坂的黃權、劉禪二軍過河,河東戰局就不是司馬懿可以掌握的。
此言一出,司馬懿在輿圖上找到北屈城的位置,手指按至北屈城,看著它四周連線的交通要道。
司馬懿臉色陡然一變,驚出一身冷汗,說道:“諸葛村夫眼光居然如此毒辣,實屬令人驚恐。若非伯濟之言,我軍將危矣。”
郭淮微微頷首,說道:“此時正值冬春之際,平緩河段多是冰橋,湍急水段冰化為水。採桑津寬不過三四百步,且不似孟門山湍急,甚是平緩,便於過河。故淮以為大將軍,當遣驍將北上採桑津阻蜀人過河,以保我腹地安寧。”
司馬懿猛地轉身,鷹目盯著郭淮,說道:“諸葛亮必將驍將過河,伯濟深知三晉地勢,可敢率軍迎戰,一雪前恥,以退蜀軍否?”
聞言,郭淮神情一振,奮然說道:“大將軍,淮豈有不敢乎!”
司馬懿手按長劍,沉聲說道:“善,伯濟率四千精銳,奔赴採桑,以阻蜀人。不求大勝,當必阻於河西。”
“諾!”郭淮應道。
說著,司馬懿環視眾人,說道:“我軍屯紮解縣,諸軍勿亂,以靜制動,坐看諸葛亮還有何詭計。待援軍抵達,蜀軍退也。”
河東解縣在蒲坂、龍門渡之間,司馬懿屯軍於此,就是為了方便求援二城。
“諾!”眾將應道。
(潼關地圖在上一章彩蛋,這章地圖在這一章彩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