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繞後,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二月,長安北郊。
時入冬季,天空灰濛濛的,飄散著小雪。橫貫關中東西的渭水,早已經進入了結冰期。要到春初,渭水的才能重新流動起來。
“御~”
哈著白氣,劉禪挽著韁繩停在渭水河畔,隔河眺望著長安城。
“替馬裹蹄,從此處過河。”
“諾!”
漢胡摻雜的騎卒紛紛下馬,取出麻布將馬蹄裹起,以為防滑之用。
劉禪牽著汗血馬,踏在堅固的冰面上,朝著長安而去。
從北地三水舊城出發,劉禪沿著涇水一路南下,直抵長安,不過短短几日,途中夜間於各郡縣休整,次日就趕路。
一路過來,年輕的劉禪都感到吃力,而年歲已高的廖立完全上跟不上大軍行進速度,與其他文臣一同行進到池陽。
眾人剛抵達渭水南畔時,前將軍王平領著數百騎迎了上來。
“臣王平拜見陛下。”王平身著甲胃,行軍禮道。
劉禪扶起王平,替他拍了拍肩上的雪花,笑道:“許久未見子均,英武仍在,甚是不錯。”
王平受寵若驚地說道:“陛下北行,威震夷狄,上授單于,胡眾皆降。臣於關中,無不慕之,只恨未能追隨陛下身側。”
劉禪哈哈一笑,打趣說道:“子均之語,朕日漸受用啊!”
頓了頓,劉禪問道:“怎未見到上丞相?”
王平替劉禪牽過汗血馬,說道:“啟稟陛下,上丞相昨日前往新豐縣視察東征大軍糧草囤積情況,因天晚遂留宿新豐,若按腳程估算,不過一、二刻時辰便能面見陛下。”
新豐縣,舊名麗邑縣,劉邦與項羽的鴻門宴便設在此處。西漢建國後,劉邦因劉太公思念家鄉豐縣,於是建驪邑縣附近為他新建一個“豐”地,並改名新豐縣,將豐縣居民全部遷到“新豐”居住。
新豐縣位於長安以東,臨近關中大動脈渭河。東近潼關,北接河西,乃是關中東出的橋頭堡。其本身地勢背山帶河,廣袤二百餘里,肥土沃野,蓄積多饒,乃是八百里秦川膏腴之地。
加上渭水北岸就是大漢重新疏通的鄭白渠,故它上接隴右之糧,北聚鄭白新糧,又自收本地糧草。於是新豐毫不意外成為大漢東出大軍的屯糧基地。這次諸葛亮前去視察,是在查漏補缺。
劉禪披上皮襖,問道:“明歲征討逆魏,可有眉目?”
王平遲疑半響,說道:“近日多次商討,諸將議論紛紛未有確定。有人或言我軍彷淮陰侯渡龍門之舉,直擊安邑。或有人以為龍門渡水流湍急,敵軍若有備,則難進攻。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羊渡龍門,實攻蒲坂渡。”
韓信能為兵仙可非浪得虛名之徒,秦末諸侯亂戰,能讓韓信輕鬆掃蕩北方,只能說是降維打擊。降維打擊之下,導致北方諸侯好似無能之輩。
韓信聲東擊西,渡過龍門渡就可以說是天才般的想法。當時魏王豹重兵把守河東,韓信陳兵蒲坂造船以為渡河之舉,卻不料韓信以木罌從龍門渡河,進攻河東,繞過魏王豹的重兵。
身為治軍者不可能沒有情報偵察,魏王豹肯定也是在得知龍門渡沒有渡船後,又加上蒲坂渡水流平坦,可為大道。才聚兵蒲津渡,只是他怎麼都沒想到,兵仙韓信還有“木罌渡軍”這一招,令人驚歎不已。
穿過城門,劉禪思量問道:“子均可有所得乎?”
王平微皺眉頭,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河東難克,不如轉攻潼關。我軍向西渡過大河,不取河東,轉而南下,於風陵渡渡過大河,抵達潼關身後,與留守關中大軍前後夾攻潼關。”
“此戰我軍攻克潼關,就可直擊洛陽。曹叡見我軍至此,必然惶恐,將捨棄洛陽,從而遷都鄴城。而我大漢手握潼關,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