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軍制,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35年,建興十三年,五月。

距離大漢四月朝議,追諡、上廟號、宗統之事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大漢開國元勳六臣子嗣都已得到朝廷下達的公文,群臣皆以此為榮。

部分未得到追諡的如糜竺、簡雍、孫乾、許靖等開國大臣子嗣都在探聽大漢何時追諡第二批功臣,可惜的是身為君主的劉禪沒有放話,他們只能又重新安靜下來。

宗統確定下來後,將昭烈廟改為顯祖廟後,諸葛亮沒有在成都呆多久,而是又重新北上關中,準備治理關中以及復土朔方數郡的事宜。

“陛下,太尉上疏欲歸鄉,休養身體。”說話間,廖立將黃權奏疏呈上。

“嗯?”正在殿內看律法的劉禪放下手中的書籍,接過奏疏看了起來。

奏疏內,太尉黃權以思鄉、身體有恙為由,上疏請求從成都回老家巴西郡閬中縣暫時修養身體一段時間。

半響後,劉禪提起硃紅筆,批准黃權的請求,說道:“太尉節儉,調軍中五十名軍士護送太尉,並侍奉左右。讓巴西太守及閬中縣長為太尉修建府院,好生照看。”

“諾!”廖令應道。

近期以來,黃權的身體並不好。這次欲趁著大漢無戰事休養一段時間,在長安時,黃權便多有提及,劉禪也早就答應了。

傅肜也適當地將公文遞上去,說道:“啟稟陛下,此乃今歲徵辟下放地方或軍中的羽林士、郎名冊,請陛下批閱。”

劉禪開啟公文,順口問道:“此次可有徵闢達夥(傅僉字)入衛,擔任羽林郎。”

傅肜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臣擔任羽林中郎將,又將犬子徵辟入軍,恐會惹人非議。”

劉禪看著名稱上的一排排姓名,順口說道:“達夥以謀略長,或有將才。若因卿之關係,忌之而不用,豈不可惜。卿治軍以森嚴聞名,若中正不偏,無人將可非議。”

劉禪的目光在黃崇二字上,停留了一會,又順著下看,下筆說道:“名冊並無問題,你下令徵辟即可。”

“諾!”傅肜應道。

每年羽林衛都會放出一批士官,也會徵辟一批士官入軍。黃權之子黃崇就此次這份名單上,徵為羽林郎。

黃崇,字伯閎,少時入武擔學宮進學,與傅肜之子傅僉交好。黃崇與傅僉於學宮中,皆以謀略為長。不過二人也有所差別,傅僉頗有膽勇,黃崇善於文政。

因此徵辟黃崇有兩個方向,一為從文入尚書檯為尚書郎,二為從武入羽林衛為羽林郎。最後劉禪考慮到蜀漢軍中文武皆長者少,於是徵黃崇入羽林衛,而其好友傅僉也隨他一併徵召入軍。

有進有出,劉禪把在羽林軍效力多年的李球放出去,進位偏將軍。隨李球出衛的還有優秀的涼、蜀、隴、巴諸世家子弟,尚文下放地方,尚武入軍為官。

沒錯!這就是劉禪加強對地方以及軍隊掌控力的方式之一。

起初劉禪設立羽林衛的初衷乃是為加強對三衛的控制,以及拉攏新徵服地區的世家子弟。但漸漸地顯示出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慢慢地增強劉禪自身的話語權。率先外放的李軌、趙銘則是先行者。

劉禪合上名冊交給傅肜,叮囑說道:“多與右將軍協調,讓右將軍及前部監、護、督軍核查羽林士、郎能力,任命軍職需多以磨礪為上。”

傅肜接過名冊,恭敬應道:“臣將率隊親入前軍督之,並領新入羽林中士、郎前往軍中操練。”

羽林衛士卒可非單純的花架子,有些時候可是要上戰場,成為軍中將校。因此劉禪讓荊州宿將傅肜統率,便是希望羽林將士具有真才實學,而非空有虛名。劉禪雖要加強軍隊掌握力,但前提是軍隊的戰鬥力不能受到影響。

此次羽林衛下放軍中的部隊乃是蜀漢五軍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