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核心戰略,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出來就能解決。

特別是在治國方面,諸葛亮就如同韓信在軍事方面是人形外掛一樣。不說三國,就說中華歷史上能在治國上比肩諸葛亮的也只有寥寥數人而已。

劉禪端起身前涼透的茶盞,說道:“上丞相既有此言,朕豈能不信。”

輕抿一口茶水,劉禪上揚嘴角,說道:“聽相父之言,朔方之事應不只是復舊郡,尋往幷州之路,如此的簡單。”

諸葛亮露出敬佩的神情,拱手說道:“陛下英明。臣與陛下談及朔方之事後,又重新反思,思得一策,可補關中人口不足,又可補充我大漢兵力。”

說著,諸葛亮又手指向輿圖頂部,說道:“朔方胡人眾多,民風剽悍,與西北羌胡兵有過之而無不及,操練之後當為良兵。故臣當駐軍關中,以朔方諸郡太守北上,仿臣平定南中之時,遷南中驍勇之士以入蜀中,號無當飛軍,以為大漢征戰。”

經過諸葛亮長期的思考後,大漢復辟朔方諸郡的戰略,不僅是希望開啟通往幷州的通道。更是想從羌胡之中募兵,為大漢征戰之用。若真能從三郡之中,遷萬戶胡人入關中為軍戶,那麼對於三郡本身的治理也會稍微輕鬆。

因此將朔方、關中二者的治理策略結合來看,將可以明顯地得出大漢接下來的目標規劃,即治理關中以出糧草,復地朔方以為兵士。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接下來還要回關中的原因。

那就是他要親自為大漢再打造一臺新的戰爭引擎,擺脫巴蜀地形給大漢帶來鉗制。同時不安排新都督接替離任的黃權,是為了讓他更方便地整合西北各地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

要知道涼州刺史呂乂、秦州刺史馬良皆是諸葛亮的鐵桿心腹。

隨著諸葛亮的講述,劉禪也將這兩件政策聯絡起來,沉吟良久,說道:“朕不能久居關中,今後相父若回長安,當可自決西北之事。朕居成都與公琰等朝中大臣,安定巴蜀及外事,相父無需為國多思也!”

“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