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章 東二郡(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鄉郡,漢水恍如巨龍蜿蜒於群山之中,兩岸青山翠色綿延,草木蔥蘢。而在這青山綠水之間,漢軍營寨屹立於河畔,數千漢軍將士在營地內操練著刀槍陣法。
王平腰背挺直,手按長劍,遠遠地瞧著校場內指揮操練的句扶,朝著身旁的劉敏說道:“孝興實有將才,手中令旗搖動,各軍校部皆有所應,如臂使指,並無混亂。雖久居安康,但並非荒廢統兵之能,反而仍有精進,將可委以重任。”
漢軍的指揮系統從下到上一共分為九層,5人為1隊,設伍長;2個5人隊組成十人隊,設什長;5個十人隊(前後左中右)組成50人隊為一屯,設屯長;前後兩個50人隊組成100人隊為一隊,設隊率。
左右兩個100人隊組成200人隊為一曲,設軍侯;前後兩個200人隊組成400人隊為一部,設軍司馬;左右前中後五部組成2000人隊為一校,設校尉;兩個2000人隊組成4000人隊為一軍,設將軍。至於軍的上面則是營,營具體人數無限制,視情況而定,多則萬人,少則千人。
由此觀之,關羽水淹七軍之言,並非虛言。當時于禁統率三萬人左右,以四千為一軍來看,正合七軍之數。
左護軍劉敏撫須點頭,說道:“某雖初經戰事,但曾於漢中觀諸將將帥操練,能如句將軍者,少之又少;能超句將軍者,寥寥無幾。今某方才曉淮陰侯多多益善之言,何其難也!”
王平看著聚精會神的句扶,感嘆說道:“統兵打仗非兒戲。能將千人之眾,不一定能將萬人之眾,更不用說將十萬人之數。君不見上丞相自統兵以來,鬢角發白,頭上銀絲漸多,此皆乃思慮過度所致。”
王平一語道破諸葛亮近些年來身體日漸衰老的本質。諸葛亮從政轉軍事,遠非眾人想的那麼的簡單,而是諸葛亮無數日夜學習所得。不僅如此還要依賴諸葛亮自身過人的天資。若是一般人資質,能精通一樣就是祖上顯靈,更不用說精通兩樣了。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青睞費禕的原因,費禕的天資實屬過人,領悟能力過人,而且過目不忘。費禕半天處理完的政務,若讓董允處理的話,有時還要熬夜處理。因此費禕若能傾心鑽研軍事,即便達不到諸葛亮水平,也能說軍事行家。
劉敏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初入軍中的他,對於很多方面需要學習。畢竟人人不是諸葛亮,擁有強大的毅力與過人資質。
王平扶劍看了半響,說道:“讓孝興結束操練後,前來見某。”
“諾!”
……
營帳內,王平手握毛筆,看著掛在牆上的輿圖,時不時還在輿圖上勾勾畫畫,思慮目前東二郡戰事。
句扶掀開帳門,笑著走了進來,說道:“都督喚某前來,可有何要事!”
王平轉身過去,指了指桉上的書信,說道:“孝興來得正是時候,關中來信言,關中局勢焦灼,問我軍目前進展。我軍雖行聲東擊西之策,房陵援兵也增援南鄉郡,但陳永安自走興山道後,並無書信軍報傳來。不知孝興有何見地?”
不僅是關中戰場陷入僵持,攻取東二郡的戰場也陷入了僵持。
王平採取聲東擊西之策以來,決定自己率大軍走漢水,攻南鄉郡,以吸引房陵郡的兵馬,讓陳到翻山越嶺襲擊房陵郡。目前的進展乃是王平襲取了勳關,也將房陵郡的郡兵也吸引出來。可是卻一直沒有收到陳到大軍的軍報,特別是上一次陳到大軍的軍報在準備翻越大山時所寫,而到現在還沒陳到大軍的訊息。
句扶聞言,蹙眉看著輿圖,說道:“我軍與陳永安所部相隔大山,若無嚮導幾乎難以翻山越嶺傳遞情報。在下以為應派遣某部下賨人翻越武當大山,探尋房陵郡情報,與陳到所部聯絡。”
賨人本身是屬於春秋戰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