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聲東擊西,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二郡地勢複雜,請結合地圖觀看。地圖評論裡)

漢中,樂城,中軍營帳。

王平伏在桉上,認真端詳著東三郡輿圖,時不時持筆在巾帛作上標記。字跡雖難言美觀,但卻很是工整、清晰。

這是一世的王平與原歷史相比,王平不僅是學識上,還是在兵略上進步都很大。歷史上王平大字不識一個字,打仗全靠天賦與經驗積累,官職在他之下的馬忠都平尚書事,而王平也沒平尚書事。

話說如此,但王平卻是諸葛亮去世後,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任軍事繼承人。畢竟蔣琬雖名為諸葛亮的繼承人,劉禪也封他為大司馬,但蔣琬實在不曉軍事。

因此蔣琬欲北伐,將不得不依仗王平軍事實力。當劉禪允諾其開府時,蔣琬第一時間就把王平召到大司馬府,擔任前護軍,主管府中事宜(注一),可謂器重至極。

如今這個面位上,王平自從向董允進學後,開始識字習讀兵家史書,恍如開啟了新世界,見識到各種古人兵家的用兵技巧,讓其歎為觀止,不斷吸收兵法上的精髓。加上長期跟隨在諸葛亮身旁,言傳身教,這讓王平受益匪淺,對天下戰略層面上,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千里奔襲斬殺張合,這場王平的成名之戰。便是王平從韓信用兵桉例上所習得,從而納為己用。

這次,面對諸葛亮委任的攻伐東二郡的重任,王平從褒斜道回師,接到諸葛亮的軍令後,馬不停蹄地深入研究東二郡的地形,思慮大漢的出兵方略。

王平手指輕敲輿圖上的上庸、房陵二郡,不禁陷入沉思。

此時,帳外親衛稟告道:“都督,句將軍求見!”

“快快有請!”

“扶拜見都督!”說完,句扶正欲行禮。

王平連忙起身親自迎接入帳的句扶,溫聲說道:“孝興從安康趕赴而來,多有辛苦,無需多禮!”

“謝都督。不知都督招句扶有何事要商議?”

王平指著對桉的位置,示意句扶坐下,說道:“孝興請坐。平受上丞相軍令,與永安都督征討上庸、房陵二郡。今讓孝興入漢中,乃是詢以攻伐大計。”

說話間,王平從桉上取過東二郡輿圖,鋪在二人面前,指著上面做滿標記的輿圖,說道:“不知孝興近歲以來,可有新見?”

去年,諸葛亮屯駐漢中之時,便授意讓王平與句扶制定征討東二郡的兵略。而這次即將進軍之際,王平想看看是否有新的發現。

句扶沉吟少許,說道:“永安都督所部穿行大山,溝壑眾多,難以前行。雖孟達此前攻略房陵郡,曾走興山道,平定此郡。但前部依然乃是劉封大軍為餌,引守軍主力北上抵擋劉封所部,從而襲取房縣。”

“但此前孟達反正被司馬懿圍困上庸時,陳永安所率精銳士卒被逆魏大軍阻於香溪河谷之中。由此觀之,我等攻伐東二郡亦是如此,陳永安所部只可為奇兵,不可為主力,我部還需自謀。”

句扶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對陳到所部的定義。因為永安與房陵相隔著神農架,大軍不可能正面翻越神農架,而是基本從側面的香溪河谷翻越抵達房縣,這個性質決定了陳到所部只能作為奇兵,而不能作為正面進攻的主力。

孟達進攻房陵郡成功,與陳到走香溪河谷救援孟達失敗,這一正一反的故事就已經驗證句扶的想法。

王平微微頷首,從桉上抽出一封書信,說道:“孝興所言亦是平之所思,不過請看此信!”

句扶接過書信,好奇地拆開看了起來,半響後,喜悅地說道:“吳人奪取江夏,孫權十萬大軍揮兵北上,圍攻襄樊。荊州之兵或將被抽取前往抵禦孫權,房陵、上庸二郡獨立於荊州之外,我等取之甚易!”

王平對此並無喜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