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兵家之中對半渡而擊,如此的推崇,其實很大部分在於半渡而擊所引發的行列混亂。
一支處於行軍行列的大軍一旦被攻擊,整個隊伍就很容易失去秩序和體系。一支擁有秩序的大軍對上一支失去秩序的大軍,後果可想而知。半渡而淹亦是這個道理,在打擊敵軍士氣上,更勝一籌。
黃權自然懂得這個道理,柳隱所統率的三千騎卒目的就是這個。
大水之後,荊水東岸的魏軍將士們看著洶湧的河水有些迷茫,又有些惶恐。在後指揮的趙儼也是手足無措,大好的局面瞬間被逆轉。
趙儼深吸一口氣,穩定心態,沉聲說道:“立即搭建浮橋,接應西岸將……”
“隆隆!”
趙儼話未說完,北方又傳來的一陣轟隆聲,而且聲音愈發大聲,溢上岸的洪水不由開始波動。讓眾人以為又有一陣洪潮來臨,紛紛遠離河水,好奇的眾人看向北方。
只見數里外,赤色浪潮不斷賓士而來,上萬只馬蹄狂勐踏地,掀起土黃色的煙塵,聲勢駭人至極。
魏軍大軍幾乎所有人面露惶恐,傳令官瘋狂揚旗,示意士卒列陣。但是想讓混亂的大軍重新整隊談何容易,特別又是面對奔騰而來不計其數的漢軍騎卒。
在漢軍騎卒的威壓下,原本無序的魏軍士卒徹底陷入混亂之中。就在漢軍騎卒逼近魏軍一里地時,魏軍士卒四散而逃,任憑魏軍將校怎麼呼喊都沒有用。
衝鋒的漢軍輕騎,井然有序地分出千人朝著千水河畔而去,截斷魏軍的逃亡路線。剩下的二千人則是由柳隱的率領下,朝著混亂的魏軍衝殺而去。
須臾之間,漢軍輕騎已然切入魏軍軍陣,最先承受衝擊的魏軍步卒,毫無抵抗之心,直接四散而逃,或伏地告降。
若是以往,他們以嚴密的軍陣完全不懼這些輕騎,甚至這些輕騎根本不敢入陣。但可惜的是,以混亂之卒對上騎卒突擊,根本無法阻擋。
雖然有魏軍將校砍殺逃跑的人,試圖以軍紀約束他們,但在死亡與恐懼面前無濟於事,步卒們猶如羔羊般任憑這些輕騎驅趕,所過之處皆成崩潰之勢。
話雖如此,但魏軍亦不乏忠勇之士,頑強奮戰,為大魏盡忠。
在紛亂人影中,柳隱單手持槊,橫衝直撞,血染戰袍,甚是威風。魏軍將校瞄上柳隱,領著親信二人試圖圍殺柳隱。
他們三人迎著柳隱而來,柳隱見狀毫不畏懼,脫離隊伍迎頭直上。待接近數十步之時,三人分開,從左右中三面,手持長矛,朝著柳隱腹部刺去。
柳隱卻是不慌不亂,左手反抽環手刀,隨即於馬上扭轉身子,躲過魏軍校尉的一矛,隨即右手擺動馬槊,擋開了左側刺來一矛,寒芒一閃,左手反握的環首刀與左側魏騎擦肩而過,橫切左面魏騎的咽喉。魏騎動脈被切,鮮血飛濺,捂著喉嚨翻身落馬。
正面刺來一矛貼著柳隱的腹側而過,矛尖劃撥甲胃,熘出一道火花,甲片破裂。柳隱趁勢棄槊,右手持握矛柄,奮力一拽,魏騎失去重心,摔倒於地。柳隱反握著長矛捅穿他的胸膛。
柳隱拉著長矛,拖行數步,勒住韁繩,調轉馬頭,在魏軍校尉驚恐的雙眸中,柳隱舉矛過肩,將長矛扔投向魏軍校尉。
“噗!”
鋒利的矛尖重重地插在魏軍腹部在中,鮮血飛濺而出,魏軍校尉低頭看了眼傷口,隨即口吐血沫倒地身亡。
眨眼間,四旬有餘的柳隱柳隱連戰三名魏騎,絲毫未顯老態,剽悍至極。
大漢軍中論驍勇者,柳隱不能當屬第一,亦能名列前茅;但要論軍略、勇力、治政三者俱備者,柳隱當時第一人,無人能及。
柳隱手舉著環首刀,領著漢軍輕騎砍殺與魏軍士卒,逼迫其等投降。
土壘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