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伐關中,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筆在巾帛上撰寫軍令。詔漢昌太守廖化率軍試探進攻安定郡,並讓安定太守霍弋為輔。

寫完之後,諸葛亮看著搖曳的燈盞,半響後,提筆下文,奏疏上寫道《後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臨終以國家幼衝難以繼統,故託臣以大事而討賊。……臣竊以為高祖未有陛下君子之德,光武未及陛下識人之明,故陛下不宜妄自菲薄

……

若臣不幸棄世,長史蔣琬忠雅方整,乃社稷之器,可為曹參。車騎黃權,謙和仁讓,所長兵謀,可比周勃。

將軍王平、魏延此皆良將,王平虎步河右,張合莫能擋也;魏延威震河湟,郭淮弗如遠甚。

……

故臣當統步騎二十萬,摧賊強旅於關中,制四方,定四海。此乃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此戰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效則治臣之罪。”

諸葛亮跪於殿中,揚聲念文,劉禪於御榻上正襟危坐,望著兩鬢泛白的諸葛亮,思緒萬千。

諸葛亮此文相比數年前討伐隴右的出師表,論氣勢而言更加昂揚向上,語氣也更加的堅定。

相較於此前叮囑、教導劉禪言語,這次是更多地肯定劉禪這些年所為,認為劉禪是有資格與高祖、光武並稱,成為開國君主的帝王。

並以高祖逆襲項羽為例子,告訴眾人曹魏就如同項羽一樣,雖然佔據中原,但必然會衰敗。同時點評了如今與前漢開國那批功臣並非有差距,而是自己執掌國政而已,致使他們才能不顯,一旦自己病故,這些後繼者也是不遜於前漢開國的那些人。

最後相比了大漢與曹魏軍事情況,加上孫權這次舉兵相助,曹魏將東西受敵,正合兵法之言,將能擊潰魏軍,還都於長安。

劉禪待諸葛亮唸完,起身下階將其扶起,看向朝中眾人,豪氣說道:“朕聞上丞相之表,實為激動。正如相父所言,我等何需厚古薄今,而自愧不如,朕欲與諸卿中興大漢,還於舊都,共為開國君臣,名留青史。故此戰,望諸卿竭盡全力,以復關中。”

“克復中原,還於舊都。”眾人喊道。

“蔣公琰何在?”

“臣在!”蔣琬出列應道。

“即日起,蔣公琰升任尚書令,治理國之內政,供應北伐大軍一切軍需、糧草。”劉禪沉聲說道。

“臣蔣琬領命!”

說著,劉禪看握著諸葛亮的手,感慨說道:“相父年過五十,卻有軍旅之勞,朕心難安。朕唯望與相父共會長安,同祭兩漢諸帝及先帝也!”

“望相父保重身體!”

諸葛亮感動得抿了抿嘴,說道:“謝陛下愛護,亮將攻取長安以候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