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出兵(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日後,天微亮,魏軍營地上空就升起了炊煙,不過卻被凜冽的寒風吹散。

營地內,魏軍將士紛紛走出營帳,被迎面撲來的寒風帶走了睡意。魏天子曹叡沒有貪睡,也是早早起身前往中軍大帳,等待出使而回的杜襲等人。

此時的杜襲一臉疲倦之色地從馬車上下來,從漢軍營地出來,杜襲為了將情報儘快送達,幾乎馬不停蹄地趕路,為了趕上今晨軍議,昨夜只休息了幾個時辰,便又趕路,甚是辛苦。

杜襲拄著符節,緩步入營,營口的侍從端過暖湯呈上來。長期寒風的吹拂下,持節的手指早已經被凍得僵硬,杜襲換手去接暖湯。

他緩緩地舒展右手的手指,輕抿一口,溫暖的湯水透過舌尖流入腹中,一股暖意頓時湧上心頭。僵硬的手指,也在感受著木碗的暖燙感。

“陛下已在大帳內議事,杜軍師可直接入內。”侍從很有眼色地接過空蕩蕩的碗,說道。

“善!”杜襲拄著符節,朝著中軍營帳而去。

未有任何阻攔,杜襲走入大帳內,只覺得一股暖意撲面而來,寒氣頓散,讓人倍感舒適。

“臣杜襲拜見陛下,今不辱使命,深入蜀營,探得情報,還以報之。”杜襲行禮道。

曹叡起身,上前扶起杜襲,笑道:“子緒深入敵營,探敵內情,甚是辛苦,快快入座。”

“謝陛下!”

曹叡端坐席位,看著入座的杜襲,問道:“偽帝劉禪如何?”

杜襲拱了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劉禪與陛下年齡相近,其風度、兵略雖不如陛下,但為人禮士而又多學,不可小覷,實陛下之勁敵也。劉禪於文武之中多有威望,故臣以為西蜀政令雖多為諸葛亮所出,但某竊以為其中亦有劉禪之思,其非虛君也。”

曹叡比劉禪還大三歲,曹叡今歲三十一歲,劉禪則是二十八歲。

“臣出使蜀營,劉禪言語精煉,所說直中要點,其思敏捷。而且劉禪雖稱諸葛亮為相父,但諸葛亮卻為無自傲相父之名。此君臣之間應和有度,實有默契,難以挑撥離間。可見劉禪隱伏於諸葛亮之下,所能所為不為人知也。”

聞言,曹叡看著眾人,笑道:“聽子緒所言。看來劉禪非是眾人所言虛君,聽諸葛亮之言,唯唯諾諾者。”

說著,曹叡又看向杜襲,問道:“諸葛亮及蜀營將士如何?”

杜襲沉吟良久,說道:“臣以為諸葛亮下可撫百姓,上可約官職,明於治而為相,善治國也;其若為帥,內可使軍容嚴整,外可運籌帷幄,嚴於戎而為帥,長將兵也。至於麾下將士,驍勇之士多也。”

曹叡臉色有些難看,望向司馬懿,問道:“大將軍,諸葛亮可真有如此之能?”

司馬懿拱手,低垂眼眸說道:“臣以為諸葛亮應有如此之能,要不然西蜀如何能連連入寇我國。”

此言一出,原本不悅的曹叡也是無言以對,如果諸葛亮不厲害,大魏又怎麼會連連戰敗呢!

曹叡沉默半響,問道:“蜀軍士卒多寡及精銳如何?”

杜襲捋著鬍鬚,緩緩說道:“蜀軍士卒有歸鄉者,其數少於我,不過鬥士卻多於我。”

曹叡面露困惑,問道:“此為何也?我軍中軍盡出,乃我國橫掃天下之精銳所在也。”

“啟稟陛下,蜀軍連戰連捷,劉禪勞軍,使將士還鄉解思鄉之情。而我軍士卒有敗軍之事,困於思鄉之念,又有疫病所害,故我軍士卒雖精且眾,但其奮戰者不如蜀軍多也。”杜襲回答道。

杜襲另外沒有說的一點,那就是‘還於舊都’這個口號對蜀軍將帥的激勵作用。

曹叡臉色愈加不太好看,問道:“卿訪蜀軍,所得僅此?”

杜襲見狀,隨即拱手說道:“啟稟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