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犒賞,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天色朦朧之際,渭河南畔三千騎卒聲勢浩浩蕩蕩地從陳倉出發前往五丈原,馬蹄聲震聾於耳,捲起滾滾煙塵。人群中隱約可見劉禪以及黃權、廖立等身影,四周羽林、虎賁緊緊簇擁著。
劉禪雖說御駕親征,但還是比較低調,沒有在軍中張揚,而是抵達陳倉黃權大營後,次日清晨又偷偷地透過陳倉與渭南之間的通道,與黃權前往諸葛亮大營。
劉禪身著甲胃,騎著汗血馬,指著一座規模約有數千人的營寨,問道:“此營士卒嚴謹,營寨安扎合理,此部為何人所統?”
黃權瞧了一眼路過的營寨,說道:“啟稟陛下,此營乃鎮西將軍馬伯瞻(馬岱)所統。”
自王平從儻駱道撤軍之後,諸葛亮將東面的兵力收縮,佈置於五丈原以西一帶,以策應黃權所部。兩軍通道開啟了,是故黃權所部經常有與諸葛亮大軍互通來往,信件傳輸甚是方便,過往幾個月黃權時常有前往五丈原漢軍營寨,面見諸葛亮,商討大軍作戰計劃。
劉禪用馬鞭指著馬岱營寨,笑道:“不錯,來人,賞馬卿蜀錦百匹,以勵其心;此營將士加食,以鼓軍心。”
“諾!”
李球領著數人,手持節仗,疾馳至馬岱營門,勒住韁繩,喊道:“天子有令,鎮西將軍何在?”
半響後,馬岱手按長劍,緩步出門,拱手問道:“岱在此,不知天子有何口諭?”
李球手持節仗,微微回禮,大聲說道:“天子口諭:伯瞻治軍有方,營寨井然有序,陛下甚感欣慰。特賞馬卿蜀錦百匹,以勵其心;此營將士加食,以鼓軍心。”
“臣謝陛下!”馬岱行禮說道。
馬岱望著李球,好奇問道:“敢問天使,陛下何在?”
李球翻身上馬,手持節仗,沉聲說道:“天子已至大營,剛剛所過騎卒便是天子護衛大軍。”
“臣馬岱謝過陛下!”馬岱微微激動地朝五丈原方向,再施一個禮。
劉禪訪問前線,一路而來還是比較隱蔽,未至諸葛亮大營,一切還需小心。這次劉禪不呆在陳倉而前往五丈原,非是劉禪本意,而是諸葛亮的意思。諸葛亮擔憂黃權所部兵馬不足,難護天子,特意邀請劉禪前往漢軍大寨。
劉禪不緊不慢地騎著汗血馬,看著四周景象,忽然身後漢軍營寨響起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劉禪往後望去,只聽聲響乃是馬岱營寨發出,不由微微上揚嘴角,很是滿意。
黃權策馬落後一個半個身位,見如此情形笑著說道:“陛下親臨前線,將士們大受鼓舞。我軍定能攻克陳倉,蕩平關中,還於舊都。”
劉禪這次從隴右前往前線勞軍,可非空手而來,而是帶了從涼隴各郡縣、部落上繳的羊、豬、糖等物資用來犒賞大軍。雖說難讓所有人改善伙食,但是讓精銳士卒吃些油水,還是能提高士氣的。
劉禪挽著韁繩,看著對渭水對岸,感嘆說道:“大漢已無可用之兵,朕能做之事,僅能趕赴關中,與諸將士同心同德,以激勵將士奮勇作戰而已。”
黃權朝著劉禪拱了拱手,說道:“陛下所為乃我漢室復興大計也!將士在外征戰半載有餘,銳氣將失,人多思鄉。陛下親臨關中,犒賞將士,鼓勵軍心,將可使士卒歸心,以備大戰。”
“大戰?”劉禪反問道。
“正是!”
黃權捋著鬍鬚,說道:“陛下初至大軍有所不知。據子均公文所言,孫權已從襄陽撤軍,屯住江夏。逆魏南征大軍或將要趕赴關中,以救援陳倉。”
劉禪微微蹙眉,說道:“那豈不是司馬懿麾下大軍兵力豈不是超過我軍。”
“正是,敵雖眾,但不如我軍精銳,故不足以懼之。屆時我軍與賊軍將有一戰,臣以為此或乃破賊良機。”黃權分析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