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斥候揹負的旗幟,快馬加鞭先行往吳懿方向馳騁而去。
……
渭水北岸土壘上,趙儼望著對岸漢軍,只見抵禦魏軍渡河的漢軍士卒旗幟飄動,有條不紊地向後方撤離,兩部漢軍交替列陣,交替阻敵,大量遊騎在旁邊護衛著。
夏侯儒雖謀略欠缺,但久經陣戰的他,十分清楚此時並非全軍追擊良機,而是派遣精銳率先列陣,防止漢軍回馬槍殺回來。然後指揮的部隊緩緩整隊,高舉旗幟,佯裝大軍。
魏軍預計渡河人數約有一萬八千人,打出近三萬人的旗幟。派遣進攻廖化所部的夏侯霸大軍則是挑選二萬五千人士卒,欲一戰擊漢軍,佔據千渭之會,轉而繼續進攻荊渭之會的漢軍屯糧之所。
趙儼看向已經準備妥當的魏軍騎卒,吩咐道:“傳令下去,騎卒渡河!”
“諾!”
傳令官揮動旗幟,示意騎兵率先過河,步卒暫且行軍隨後過河。
魏軍得令,二千餘名精銳騎卒牽著戰馬,分作八部,分別從八座舟橋上渡河,步卒緊隨其後。
緊接著趙儼看向對岸的漢軍水寨,說道:“命舟師上前隔絕北岸的蜀軍,掩護我軍於千水搭建舟橋。”
“諾!”
“仲權(夏侯霸)前往千水旁整軍備戰,隨時等候軍令渡河。”趙儼說道。
“諾!”
夏侯霸拱了拱手,身按長劍,走下土壘,翻身上馬,朝著本部大軍而去。
半響後,一名揹負旗幟的魏騎,勒住韁繩,翻身下馬稟告道:“報,軍師。李輔所部五千人,已經從渝麋縣渡河,抵達千水西岸。有蜀軍營寨駐守此處,防備我軍南下。”
趙儼捋著鬍鬚,不慌不忙地看向千水方向,說道:“傳令,李輔領軍南下,讓夏侯霸派遣千人,從蜀軍營寨下方渡河,以做出斷絕蜀營之動,逼其撤退。若是不撤,前後夾攻,吃下此部蜀軍。”
說話間,趙儼看了眼魏軍舟師,已經遊弋在蜀軍營寨渭水附近,說道:“舉旗,讓夏侯霸將軍率所部即可渡河,搶佔千渭之會。”
“諾!”
——
①《六韜·軍略》:“設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