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落敗,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權雖提卒十餘萬飲馬渭水,兵精馬壯,但諸葛亮不善用人,魏延攻安定而敗退,黃權兵圍陳倉而難克,唯有王平之兵僥倖取利。”
“以黃權此人觀之,雖通兵謀,但其人多謀少決,往日依仗隴山之險,以退大司馬(曹真)。其能掌三萬之卒而擔大任,不過所靠託孤大臣之名。舉兵圍困陳倉半載而無功,實乃智計不足也。諸葛亮之策,某已看穿,破敵或在黃權身上。”司馬懿說道。
司馬孚一臉驚喜地說道:“兄長此言不假?”
司馬懿微微頷首,說道:“此言豈敢有假,兵法之道虛實有異。我軍若能破黃權,解陳倉之圍,諸葛亮將孤軍難支,越明年亦是無功而返,不久其兵將退。”
司馬孚捋著鬍鬚,思慮司馬懿所說的計劃,說道:“兄長所言正是。諸葛亮舉兵屯五丈原,乃是為牽制兄長大軍,而使陳倉空虛,以至讓黃權圍攻。若能破黃權,諸葛亮奪陳倉無望也。屆時孫權已撤軍,黃權已破,魏延敗退,諸葛亮必敗走矣。”
司馬孚的軍事才能雖然沒有司馬懿那樣突出,但是亦不容小覷。歷史上,司馬孚曾率兵援合肥新城,以讓諸葛恪慘遭新城之敗。
是故司馬孚對目前關中局勢也頗有研究,知道陳倉是關鍵所在。也知道諸葛亮為什麼寧可屯兵五丈原,也不過多地派遣士卒支援黃權。
司馬懿伸手入棋笥,抓著黑棋,解釋說道:“正是如此。諸葛亮屯兵五丈原,黃權駐軍陳倉圍而不攻,示敵以弱,實設圈套爾。若無衛公振統率四萬大軍來援,我輕易率軍解陳倉之圍,將中諸葛亮之策。”
“我率軍西顧欲解陳倉之圍,非四萬軍士不足也,渭北大帳兵力空虛,諸葛亮七萬士卒可乘虛而入,攻取大營,斷絕我救援陳倉大軍歸路,屆時關中盡失。”
司馬懿一臉澹然地將諸葛亮的計策說出來:“若某不解陳倉之圍,待陳倉糧絕而歸降,眉縣以西,盡入敵手,諸葛亮可通隴右兵糧,地跨渭水南北,屯成國渠之糧,從而東顧,長久屯紮關中,則關中危矣!”
諸葛亮的這個計策就是陽謀,依仗兵力以及將士的精銳欺負司馬懿,你可以不出戰,但你就別想要陳倉,除非你陳倉城內的糧草可食有數年之久,這讓一直想苟的司馬懿很難受。
因此司馬懿苟七、八個月,終於等到孫權兵敗,可以讓南征大軍調入長安,以解救陳倉。一旦陳倉得救,這次諸葛亮的想法將要徹底以失敗告終。
司馬孚聽完之後,夾著白子,看了許久,‘啪’的一聲,落子棋盤,笑道:“兄長輸也!”
司馬懿看向棋盤,只見司馬孚斬斷自己大龍,自己輸了!
司馬孚起身朝著司馬懿拱了拱手,說道:“孚僥倖所贏,多謝兄長承認。”
司馬懿也不生氣,而是站起身子,笑道:“叔達棋藝頗有長進啊!”
“孚已知都督之心,將西返洛陽。望都督馬到成功,大破蜀軍。”司馬孚拱手告辭說道。
司馬懿握著司馬孚的手,挽留說道:“叔達可多留幾日,讓某好生款待一二。”
司馬孚拒絕說道:“軍營之內,不便敘兄弟之情。今弟得見兄長身體健壯,胸有破敵之策足矣!”
“三弟慢走!”
(最近身體不太好,想加更加不起,等我最近養好身體,看能不能下旬加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