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吳叛,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南陽郡,宛城。

諸葛亮跪坐榻上,翻閱著前線戰報,很是悠閒。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諸葛亮身體初愈,臉上的氣色也回覆了正常,不過比早些年肯定不如。其精力的話,也不像之前那麼的旺盛。

“上丞相,緊急軍報~”

侍從從屋外一路小跑入內,喊道。

諸葛亮放下戰報,蹙眉問道:“有何緊急之事?如此慌張?”

“朱然率軍逆漢水北上,抵達襄樊城外。城中守將蒲忠言情況緊急,欲向獻城與我國。”

“什麼?”諸葛亮突然站了起來,拿過蒲忠的書信。

掃幾眼,諸葛亮就難以控制心中的怒火,啪的一聲將書信蓋在桉几上,說道:“朱然意欲何為?率軍北上,而不向江淮用兵,竟然置兩國邦交於不顧。”

在諸葛亮眼裡,如今的戰局雖是焦灼,但大體還是向蜀漢這邊靠攏。襄陽郡雖沒攻克下來,但與南陽郡一樣基本是要收入大漢的囊中。卻不料東吳向北用兵攻取襄陽郡,而不向江淮用兵。

即便孫權對領土有爭議也應該派遣使者向自己的溝通,而不是一言不發向襄樊進軍。

“上丞相~”

眾人聞緊急軍報,從其他各處簇擁而來。

諸葛亮頓感頭部發暈,撐著桉幾緩了緩,問道:“可有廖立、諸葛喬二人訊息?”

侍從搖了搖頭,說道:“暫無此二人訊息。”

諸葛亮慢慢地坐回榻上,揉著太陽穴說道:“吳人恐是背盟,不願助我大漢攻略南陽也。”

“上丞相何出此言?”習忠問道。

緩過來的諸葛亮,指了指蒲忠的書信,說道:“蒲忠書信有言,朱然手持曹叡書信,令其歸降。今其不願,欲獻城與我國,不願南投東吳。”

“而且我國與孫權盟約十餘年,兩國戰事書信多有來往。今孫權派朱然征討襄樊,而其不遣使,亦不送信。我國出使江東廖立、諸葛喬皆不見蹤影。孫權必定是對我國攻略南陽不滿,或是忌憚我國如今聲勢威望。”

眾人聞言,不由慌了神,有些不知措施。

習忠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既然蒲忠欲歸降,請上丞相遣軍收取襄樊,以為抵擋朱然大軍。”

諸葛亮嘆了口氣,昨日還想著廖立說服孫權起兵進攻江淮,盤活局勢。如今卻風雲突變,吳人歸向與魏人,兩軍夾擊蜀漢。

諸葛亮沒有答話,而是站起身子,招呼說道:“戰況緊急,還需與陛下商議。來人備車,前往大營。”

宛城距離瓜裡津渡口,不到一天的腳程。如此緊急的局勢,他一個人無法決定,必須結合前線漢軍大營的情況一併分析。

荊州刺史魯芝看完蒲忠的書信,急忙發現不妙,追上諸葛亮身後,說道:“上丞相,當先令吳班、句扶二將在南鄉漢水一帶戒備,防止吳人奪取襄樊後,趁機逆江而上,斷我軍東三郡來路。”

諸葛亮恍然大悟,連聲說對,並招呼說道:“速將情報,告知於吳班及句扶,阻吳軍水師北上,防其以絕我大漢與東三郡聯絡。”

“諾!”

說完,諸葛亮對著魯芝感謝說道:“若非世英勸諫,某險忘也。”

“不知魯荊州願隨某覲見陛下否?”

“當從公命。”魯芝應道。

……

瓜裡津渡口,魏軍大營。

曹叡正與蔣濟及衛臻等心腹重臣商討著夏侯霸發來的軍報。

夏侯霸敗於鄧艾之手後,擔憂腹背受敵,率軍欲後撤至盧氏縣,將戰報上稟於曹叡,看其下一步的規劃。

翻越伏牛山之時,鄧艾大軍追擊而上,以賨、戈二卒為前驅,漢卒為後伍,夏侯霸後軍被擊潰。待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