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敲醒,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出函谷,南下商於。

秦昭襄王,勝三晉,取魏河東、南陽,掠上黨、洛邑,破楚黔中、郢都。

也就是說,劉禪欲以一隅之地覆滅中原王朝,基本是要完成秦國曆代君主的任務,即開疆拓土,富國強兵,一戰定天下。

因此,劉禪反而放棄了北攻曹魏誘人的目標,反而精心下來思考對大漢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能夠幫助大漢完成鯨吞任務的東西。毫無疑問當是人口、耕地二物。

大漢受限於人口,不敢爆兵太多,也擔心地方上難以供給糧草。在攻克關中後,採納杜恕的建議,走了精兵路線。但精兵路線對於區域性戰爭而言,完全是足夠的。但是若要放到中原戰場上來看,反而是不夠的。

比如秦始皇滅楚,二十萬不克,還是老將王翦請兵五十萬,兵分多路進攻,才一舉滅楚。

即便是魏滅蜀,也是徵四方之兵十八萬之眾,兵分三路,加上鄧艾奇策才能滅蜀。現在讓蜀漢十萬兵放到廣闊的中原大地上,還真是不夠看。

曹操滅袁紹,即便有官渡之勝,加上袁紹病故,亦是受限於兵力問題,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平定河北。

因此大漢不能太過著急,如果能攻下荊州百萬人口的土地,輔以精煉內功。及時機成熟,蜀漢能夠拉出二十萬大軍,同時能有一年以上的軍糧供給,屆時無論滅吳,還是鯨吞曹魏國土,都是不難的事。

“咳咳咳~”

諸葛亮的連續的咳嗽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說道:“陛下之言,當是興復大漢之策。常年大戰,我軍看似連戰連勝,逆魏不能敵之。但實際論之,則是不然。”

“我大漢初伐逆魏時,其民戶不過四百四十餘萬之眾,失隴右二十萬之民、涼州十餘萬之數,關中及東三郡三十萬之民,今取南陽又得民二十餘萬。由此觀之,魏今之民戶當還有三百五、六十萬之數,若將吏戶、軍戶百數十萬之民算入,且不論賓客、部曲,逆魏戶冊可用之人當不下六、七百萬人口也。”

“今敢問諸位,我大漢可用人口當數多少?”諸葛亮順了口氣,問道。

“加南陽二十餘萬,我大漢百姓不過三百五十餘萬之數。逆魏之百姓當多,不在少,我大漢今只有其一半之數,何敢談滅魏。”諸葛亮敲著桉幾,不悅地審問諸將。

部分上將不敢抬頭,如今隨著大漢的連戰連捷,加上曹叡病死。讓部分將領都有些飄了,以為大漢能夠一舉北上攻取洛陽,從而滅魏,平定天下。

劉禪和諸葛亮的話語,把他們敲響警鐘,讓他們能夠具體地看待這些問題。

如今不僅是從人口這筆賬,還是從陛下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之語,基本都在說明了如今的時間卻是不太合適攻打曹魏,應該補強自己的弱點。

至於弱魏補漢之語,他們倒也不敢提出。中原遼闊且平坦,少有險要,一旦進入中原,即便攻佔了那些土地,得到百姓。但也會陷入與曹魏主場的搏鬥當中,而南方的孫權在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報仇。

屆時以大漢如今的兵力,如何能夠做到南北應戰,到時候反而是大漢難堪。先易後強,增添國力,反而是英明之舉。

“陛下英明!”

魯芝及眾人先是朝著劉禪跪地拜伏喊道,又向諸葛亮拱手說道。

“上丞相灼見~”

劉禪揮了揮袖子,坐回原位,說道:“子均繼續。”

“諾!”

王平手持細杆,指著輿圖,說道:“今若南取荊楚,亦是不易。我軍雖繳獲逆魏荊州水師,但我軍水師仍不及吳人雄壯。故臣以為當於江州、襄陽、上庸等地建造船隻。招募精通水性士卒入軍,以為操練。”

頓了頓,王平將細杆上移至潼關、弘農一帶,說道:“建造船隻,頗是繁瑣,需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