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固塞,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約可知逆魏緊要所在何處?”王平問道。

“洛陽?”

“正是!”王平微微頷首,說道:“遷都之事,非同小可。逆魏於洛陽立基,已來二十年矣!將士家卷,官吏百姓少則數萬人,多則十餘萬人,其間中樞難以理政。故其必擔憂,我軍率眾擊洛陽。”

“以衛將軍之見,欲擊洛陽,暗取潼關?”

王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輿圖前,指著說道:“從南陽取洛陽,有三條道。一為從葉城北上,過潁川,臨廣成關,攻洛陽;二為陛下取洛陽之道,順洛水,過宜陽,取洛陽;三為走析縣北上,順尹水,臨尹闕,伐洛陽。”

“此三路當中葉城雖是平坦,但敵必定佈置大軍於此。尹闕關險要,難以威脅隴右。宜陽之道,平隨陛下走過,此地平頗為熟悉。故平欲走宜陽,與洛陽大軍對峙。亦可從伯約之言,出兵河東襲擾河東大軍。”

聞言,魏延好像知曉王平的想法,打斷說道:“衛將軍欲效光武伐隴,來歙奔襲略陽之事乎?”

王平被打斷了也不生氣,反而笑著說道:“前將軍明見,平之本意亦是如此,今取潼關可效來歙之事。”

來歙,雖非位列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但其在伐隴時功績卓著,劉秀能突破隴山防線,來歙功不可沒。

隴山防線,易守難攻,隗囂派遣諸將固守隴山防線,以御劉秀進攻。劉秀不得克,其間來歙率精兵二千餘人,伐山開路,從番須、回中直達略陽城,撕開隴山防線。

隗囂大驚,率大軍幾萬人包圍略陽城,日夜圍攻,即春至秋,不得克。最終劉秀姍姍來遲,帶著大軍進入隴右,救下來歙。

略陽城大家或許難知其重要,但說及另外一地名——街亭,大家應該不陌生了。馬謖舍水上山,張合率軍圍困,從而使諸葛亮斷隴計劃失敗,蜀漢最有希望的北伐破滅。

王平手指在輿圖上移動,說道:“從武關北至盧氏,再向北,有小路。遣精銳將士三千,伐山開路,走桃丘聚。據城固守,以斷東面洛陽之敵。並分兵配合前將軍率關中所部,夾擊潼關城。有無外援之下,潼關非降既破也。”

此前大漢佔據宜陽城不久,就被司馬懿率大軍奪取了。不過此間王平並非什麼事都沒有做,而是探查了周邊的地勢。後雖撤守盧氏,但王平還是北上親自考察了下地形,果然有道路可以北上至弘農。

至於王平為何會發現,就要從他擔任關中都督時開始說起。王平上任關中都督以來,首要之事就是要鞏固關中邊防。既然如此,就需要查閱及探察邊防地勢,如函谷關至潼關的防線變遷緣由。

在勘察時,便發現了桃丘聚此地。

桃丘聚,又名桃林塞,位於崤函古道上,因周邊桃花林而得名。桃丘之地,古為周天子放牧之所,後入春秋,為秦晉邊界(注一)。

在函谷關未置,潼關未有的時期,秦國搭建起了以桃林塞為中心地位,依託桃林的扼束河、山,狀皆數函的天然隘道和人工城邑,建立起崤函道的防禦體系。當時王平便暗中記下此地,以備日後所用。

在留守宜陽時,王平念起桃丘聚,曾率親衛翻山越嶺至弘農地界,探察了周邊地勢。故才有今日之策,可以說古今所有名將,任何計策的施展,都離不開地理因素。

姜維與魏延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察覺到此策的風險性。北至桃丘聚的將領深入敵境,必須堅守到關中大軍突破潼關防線,否則基本就是人死城破,風險係數極高,但回報率也高。

魏延皺了皺眉,沉聲問道:“以衛將軍之意,誰可擔此重任?”

在旁默默無聞的句扶拱手說道:“前將軍,扶將親率三千精銳,以韋虎為副將,翻崤山,佔桃丘聚,堅守城池,以待前將軍破潼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