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福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條在其傷口上燻烤著。溫熱的感覺退散了舊傷的疼痛,讓曹叡痛苦的面容微微舒緩。
“陛下,大將軍在外求見。”
“宣!”
醫師見狀,湮滅艾條,叮囑了幾句,收拾好藥囊,行禮退去。
曹叡用巾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打起精神,半倚著床榻,接見司馬懿。
霍弋那一箭,雖沒要來曹叡的命,但是留給曹叡的後遺症極其的大。每逢陰雨天氣,曹叡傷口疼得難忍,偶爾還有發燒發熱。
“臣司馬懿拜見陛下,願陛下長樂未央,永受嘉福。”
“免禮吧!”曹叡指著侍從,說道:“賜座。”
“謝陛下。”
曹叡微正身板,儘可能表現出自己身體無礙,說道:“卿可知朕召卿入宮所為何事乎?”
司馬懿跪坐在榻上,向前躬身說道:“啟稟陛下,臣知也。陛下召臣入宮,乃是為明歲征討公孫,以安遼東。”
曹叡端起茶盞,示意侍從給司馬懿也上茶,說道:“既然如此,不知卿欲以何計以破公孫淵?”
司馬懿沉吟良久,說道:“軍事要義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撤,餘二事唯降與死。今公孫淵據我亦是如此,公孫淵棄城奔走,此乃上計;據遼東拒大軍,是其次之;坐守襄平,束手待斃爾。”
曹叡微微頷首,抿了口茶水,問道:“然此三策,公孫淵將何出也?”
司馬懿捋著鬍鬚,分析說道:“公孫淵用兵不足為奇,其自恃遼澤天險,依仗遼水,二度敗我,今此戰必是如此。且以公孫淵智謀必以為我軍孤軍深入,糧草不能持久,故其必先拒遼水,後守襄平而已,不足為懼。”
此時的遼東不同於現在的東北,擁有數百里的遼澤完全是一個噩夢,隋煬帝征討高句麗,被其折磨得痛不欲生。唐攻高句麗,亦是飽受其害。
因此按照正常人首先選擇,都是依仗遼澤天險,固守退敵。而司馬懿卻認為此不過中下之策而已,其根本又在於大軍的糧草上。遼東天氣寒冷,糧草不多,而司馬懿依仗海運軍需完全不懼,將可以與遼東打消耗戰,在其間尋找戰機。
曹叡眼睛一亮,繼續問道:“卿之策甚好,只是蜀人在西,窺視河東,朕恐太尉難以久持,不知幾日往返?”
司馬懿思量少許,回答道:“行軍百日,攻遼百日,回軍百日,其間六十日以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頓了頓,司馬懿補充回答道:“蜀人窺視河東、潼關,但太尉以臣舊策固守,又有陛下領中軍於洛陽坐鎮,淮南大軍空閒隨時支援,河東必能無礙。若蜀人久戰不退,懿可於十月返中國,以擋蜀人。”
曹叡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有卿此言,朕便安心。遼東戰事,便交予卿了。”
司馬懿伏地叩首說道:“臣必不負陛下聖明,將以死報國。”
曹叡憑空虛扶,說道:“卿今要遠離洛陽,不知可還有建言乎?”
司馬懿跪地半響,拱手說道:“啟稟陛下,今國事艱難,蜀人難退,實乃臣之過也。然大河以北,百姓窮困,內外徭役繁多,當以安民為上。于軍中,將士無妻,臣於心不忍,陛下若能捨國中宮娥,以配將士,必能壯軍心。”
曹叡嘆了口氣,說道:“大將軍之言,乃國之忠諫,朕知也。今南土安定,淮南無事,今後當少發河北徭役,分以淮南。至於宮娥,若是適齡之人,朕將放出宮,以婚配將士。”
自關中大敗之後,曹叡也是積極進取,停止了宮殿興建,也適當地減少開支,但總體而言還是奢靡,宮中婦女高達萬人。司馬懿如此規勸,也是為國思量。
“陛下聖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