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曹魏應下孫吳發兵救援的請求後,國內迅速反應。幷州刺史陳泰匯合河東太守孫禮起兵三萬,從河東進犯關中。魏延率領西北之卒,入駐臨晉縣,與陳泰、孫禮二將對峙,避戰不出。
在有魏延作為主力的吸引下,姜維從西河郡出兵,第三次兵入呂梁,目標是蒲子縣的南部匈奴所部。
左部匈奴劉豹頗有心機地率領匈奴騎卒南下防守,欲在戰亂之機,降南部匈奴,從而一統南匈奴五部。
得到此訊息的陳泰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思慮許久之後,決定分兵救援南部匈奴,防止姜維擊潰南部匈奴,也可以威懾心有雜念的左賢王劉豹。
同時若能擊敗姜維也能從上游渡過黃河,從而繞過魏延把守的河西諸縣,南擊關中。
說幹就幹,陳泰親率萬餘人大軍北上,命河東太守孫禮率萬人與魏延對峙,看能否尋得良機。
面對南北兩方同時來援的姜維,認為自己若北上進攻劉豹,陳泰必救。但自己若進攻陳泰,劉豹不一定會救。
於是姜維極其大膽地任命王嗣修築營壘,以擋北面劉豹的進攻。而他率大部南下,與陳泰對峙於呂梁山一帶。
姜維兵七千與兵萬餘人的陳泰在山間大戰數次,大小作戰數次,不分勝負。
姜維因兵力不足,不敢久戰,於是便欺負陳泰上任不久不明呂梁山地勢,帶著陳泰與呂梁山一帶繞起了圈子。
至於劉豹方面,姜維判斷正確。劉豹從北而來,派遣前鋒進攻王嗣,被王嗣以弓弩射之,死傷頗多,遂不敢進軍,以為自保兵力。
對於劉豹的行為,陳泰又氣又惱,但因戰事之故需要藉助南匈奴的力量,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忍下這口氣。
魏國的虛弱在幷州地區顯露得無疑,曹魏與南匈奴的關係本身就繼承於東漢的遺產之上,因此曹魏治理南匈奴的政策也基本來源於東漢的政策。
幾十年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用來防備北方的鮮卑部落。在鮮卑強盛之時,南匈奴與曹魏抱團取暖,一統抵抗鮮卑單于軻比能。
而在這過程中,由於統率左部的劉豹勢力強盛,又在幷州結交士族,與漢人交好。
在太原士族的幫助下,甚至南匈奴在曹魏時期完成了一次姓名漢化運動,原本出自攣鞮家族的單于通通改成了劉氏,其他匈奴貴族也改成了郝、李等漢族姓氏。
與此同時,與漢人交好的劉豹又在抗擊鮮卑過程中表現出色,逐漸獲得南匈奴各部人心。
至於為何能讓劉豹收得南匈奴各部的人心,原因也很簡單。
東漢以南匈奴保塞,對南匈奴的社會組織結構並未打亂,而是保留其風俗。到了曹操時期,雖劃分五部匈奴,但仍為對南匈奴基層結構下手,依然是自治,兵源調遣上聽從幷州方面的指揮。
因此,漢胡兩面交好的劉豹勢力漸漸坐大,到如今已經逐漸合五部為一部。
而劉豹能做大,與大漢有莫大的關係。在曹魏勢力強盛之時,南匈奴人常言聽計從,但隨著曹魏勢力削弱,又需要依靠南匈奴人與漢人作戰。無疑南匈奴人的話語權提高了,在此過程中劉豹成為了受益者。
有了姜維牽制,魏延可以抽出手,命人南下支援句扶。
滿寵接替司馬懿成為主帥後,趕赴河南,匯合郭淮、田豫、夏侯霸等將,領七萬大軍南下,進攻荊北地區。
作為荊北防線的實際負責人的句扶,讓廖化率兵五千增援至舞陽,隨時西援自己。句扶則是率兵一萬五千人趕赴堵陽南部,把守入荊州的要道,並向堵陽城增兵至三千人,由堵陽督韋虎率領。同時還將自己的佈置及魏軍軍情送至隆中諸葛亮及關中魏延手上。
早在劉禪出兵之時,就下令荊北及關中防線,可互相調兵支援。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