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和(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噔~”
諸葛瑾話音剛落,孫權手不由發顫,手中的酒盞從手掌脫落,掉落桉上,滾落到地上,酒水灑得到處都是,孫權深紅色的錦袍亦被沾溼。
孫權深呼吸嘆了口氣,勉強笑道:“人老了,杯中物也拿不住了。”
收拾心情,孫權問道:“義封所部可有折損?”
諸葛瑾將手中的戰報送了上去,說道:“車騎將軍所部頗有死傷,主力準備撤離江陵城,渡過長江,駐守南岸樂鄉大營。”
頓了頓,諸葛瑾神情嚴肅地說道:“陛下,依朱車騎所說,王平以水淹城,乃是為使江陵城不得為我大吳所用。王平若無江陵鉗制,其大概揮兵向西,攻略江北諸縣,進攻我軍猇亭大營,配合劉禪以破夷陵之城。”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夷陵若失,江北盡入蜀人手中。蜀人便可水陸並行,突破我軍防線,兵過夷道,進入江漢大地。屆時我軍將無險可守,而零陵、桂陽又有蜀人馬忠所部,荊楚將不復我大吳所用,交州亦是有危啊!”
孫權抿著嘴唇,他雖對兵事不像陸遜、朱然那麼精通,但常年領兵的他,也是能夠知道其間利害的。
許久之後,孫權開口問道:“若照義封所言,豈不是我軍必須要發起進攻,擊潰蜀軍,才能避免蜀軍攻克夷陵,從而佔據江北?”
“正是如此。”諸葛瑾臉色暗澹說道:“若說馬忠之險遠在千里之外,王平之害近在遲尺,我軍情況危急,還需早做決定。”
馬忠雖進入了荊南地區,但荊州大地實在遼闊。他現在所佔據的營浦,距離長江戰線還有上千裡的距離。光行軍就要一二個月時間,更不用說還有呂據的抵抗,以及安撫地方郡縣等問題。即便戰況順利,馬忠想要到達長江戰場,也要到秋季時節。
因此諸葛瑾說馬忠之險遠在千里之外,也是正確之語。
孫權皺著眉頭,問道:“伯言以為如何?”
諸葛瑾遲疑半響,說道:“伯言以為如今不到決戰之時,還需等待良機出現。”
“哼~”孫權冷哼一聲,說道:“良機?而為良機?以今情況觀之,恐怕是良機未至,夷陵城已破了。”
諸葛瑾沉默下來,沒有說話。
沒有辦法的孫權在帳中來回踱步,頗是焦慮。
踱步許久之後,孫權念得一計,目光看向諸葛瑾,認真說道:“子瑜,我大吳不如向劉禪議和吧?”
“嗯?”諸葛瑾腦袋一個激靈,不知孫權是試探還是真有歸降之意,諸葛瑾沉吟少許,掂量一二,說道:“陛下,我軍主力尚存,魏人又出兵相助,我軍尋得良機,取勝亦有可能。”
孫權搖了搖頭,說道:“陸遜言無良機可戰,而王平西進在即,以蜀人陸戰之強,我軍恐是難擋。我軍即便能堅守一二,但荊南馬忠將如何是好?”
頓了頓,孫權低聲說道:“我與子瑜之情,生死不易。實言來說,今尚存之主力,便是我軍與劉禪議和之籌碼。魏人征討蜀漢,十萬之兵,攻勢頗強。今與其議和,送禮割地,奉漢為正統,讓其回軍與逆魏搏鬥,不易美哉!”
諸葛瑾抓著鬍鬚,沉吟說道:“陛下之言,不無道理,只是臣擔憂蜀人不願輕易答應。”
孫權嘆了口氣,說道:“是否答應不說,若能拖延蜀人進攻些許時日,亦是可行。魏人大軍在北,強攻之下,或許荊北當會求援。屆時為保領土,王平需率軍北上,我軍江北之困當消。”
“至於荊南戰事,我已抽調守備建業軍士前往支援,望能使馬忠不得北進策應劉禪。”
“或可從言陛下之言,派遣使者前往蜀軍,以為上表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